梁師都一死,頓時群龍無首,余下的死士原本就惶惶不安的心情,瞬間便打入恐懼的深淵。
這些死士無論戰(zhàn)斗力還是素質,都遠遠不如秦風手下精銳,如今又有秦風等三人掃平,自然是頃刻間就土崩瓦解。
新軍狂襲而至,如虎入羊群一般,刀鋒砍向那潰逃的敵人,無情的碾過敵人血肉的身軀。
新軍所過,血流成河。
不到片刻間,死士已經(jīng)一個不剩。
“梁師都已死,降都不殺!”秦風氣沉丹田,奮力大吼,一時間,這個消息如同驚雷,震動了對壘的敵我雙方。
唐軍一愣過后,也跟著大喊起來,而烏合之眾一般的梁軍心如死灰,有了第一人拋下武器,緊接著就起了連鎖反應一般,頓時,各種兵器落地的聲音在朔州城的各地上演著。
沒有了主心骨,沒有了效忠的對象,還拼個屁啊。
城北、城西的守軍在梁洛仁與李正寶的出面之下,也放棄了抵抗。
喊殺聲、吶喊聲漸漸遠去,天亮時分,戰(zhàn)斗已經(jīng)結束。
朔州城內,遍枕成藉,血流遍野,到處是大片大片腥紅的血沼,零零碎碎的斷顱殘肢散布上面,景像極是慘烈。
此役,唐軍輕而易舉的徹底的滅了梁師都,清點戰(zhàn)場之后,柴紹發(fā)現(xiàn),本軍的折損兵馬,竟然只有一千余人。
梁軍方面的損失,大約在六千人左右,連梁洛仁、李正寶所部,投降俘虜了三萬余眾。
一千余人的損失,相對于覆滅一方諸侯而言,根本可以忽略不計。柴紹最高興的,自然是獲得了頡利資助梁師都的四千多匹良馬,還有那五千多頭牛羊。
大唐尚未立威大漠,戰(zhàn)馬本就籌集不易,這些繳獲的馬匹對于大唐來說,自然是一筆極大的財富。
而那接近兩千數(shù)的牛,一旦分配下去,對于收復了的領地內的百姓而言,也具有恢復生產(chǎn)的能力。
清點過后,柴紹重新布防朔州,向北方廣派斥候,打探突厥鐵騎的動向,同時,命令歸降的梁洛仁、李正寶以個人的名義向其他城池發(fā)布招降檄文。
這一戰(zhàn),新軍損失五十四員士兵,沒有一個重傷員。也就是說,犧牲了的士兵,用自己的生命來證明了他們的價值與新軍的榮譽。
當柴紹派人四下尋找秦風的時候;
當信使找到秦風的時候。
秦風卻正帶領著九百余余將士,到了一片樹林。
在這里,秦風親自點燃五十堆篝火,焚化烈士的遺體。眾人將烈士的骨灰裝進了罐子,想著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一個個均齊聲痛哭,現(xiàn)場嗚咽聲一片。
秦風望著這五十四塊個罐子上面寫著的名字,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生訓練,一定經(jīng)加下訓練的強度、難度。
拜祭完陣亡將士之后,讓大家捧著烈士的骨灰,秦風方翻身上馬對大家道:“走!我們回朔州吧!累了旬日,大家也該好好休息一下了!這場仗打完了,我們也休整總結一下,然后,應該去辦正事了?!?br/> 隨著秦風的命令傳達下去,九百余騎將士均整齊劃一地翻身上馬,然后跟著他向朔州方向疾馳而去,在他們的身后,掀起了陣陣煙塵……
當柴紹看到五十四個罐子的時候,禁不住問:“秦中郎將,這是……”
在古代,注重入土為安。秦風此舉,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不拋棄、不放棄、不離不棄,生死都要在一起是新軍鐵一樣的紀律;但凡是我新軍將士,包括我在內,一旦陣亡,盡皆焚化,然后將骨灰收集起來,班師還朝之日,大家一起回朝,接受天下百姓的歌頌,然后,擇一處風水寶地,建立一個新軍墓葬群,記載大家的功績,以供子孫后代瞻仰,讓他們明白,他們的幸福生活,是誰給他們的。英雄不應默默無聞的在荒郊野地里應無名墳墓,這不是英雄應該的待遇,遺忘等同于背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因為英雄是民族的脊梁,英雄主義精神是軍隊能打勝仗、硬仗的重要支撐。沒有了英雄沒有了榜樣,一個國家離消滅已經(jīng)不遠了。只不過遺體不便搬運,我只能出此下策了。要是有什么天譴之類的,我秦風寧愿一人承擔!”
“將軍!”
“將軍!”
當秦風這番講話,被身邊的新軍將士傳遍開來的時候,震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弦。
這些死都不怕的鐵打一般的硬漢,淚水盈眶,一個個的都對著秦風報以了仰慕的眼神和由衷的感激。
“唉,誰不想落葉歸根呢!”柴紹肅然起敬,道:“秦中郎將此舉,值得學習與借鑒,還朝后,我會上奏明皇上?!?br/> “有勞大將軍了!”秦風誠心誠意的向柴紹行了一禮,秦風此舉也是心有所感,他是想到了未來的各種烈士墓、紀念碑、烈士陵園被破壞被推倒而作出來的決定。
**************************
長安皇宮,太極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