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遷都,意味著戰(zhàn)事即將進入尾聲。
張抗硬起心腸,強行加快行軍速度。等到斥候傳來曹操獨自追殺董卓大軍,遭遇滎陽太守徐榮與呂布阻擊時,張抗終于率軍抵達目的地——北???。
北海隸屬青州,分置齊郡、濟南、樂安、北海、城陽、東萊、平原等七郡,乃北海太守孔融的老巢。
張抗的目標、就是搶劫這位歷史上著名忠臣的地盤。
其時青州深受黃巾賊打擊、迫害。地界十室九空,人煙也不多見一個。
這恰恰是張抗看中青州的原因。
連年戰(zhàn)禍,百姓自然苦難重重,盤踞在這片土地的世家門閥也給黃巾賊殺得七七八八,正逐張抗心思。
這日,張抗大軍兵臨城下,早有張遼朱靈一部大開城門,迎張抗入城。
此時張抗終于松了口氣。
拖男帶女雖然緩慢,幸好還是比孔融先一步抵達。
早些時間斥候傳來的消息:
是日諸侯孫堅飛奔洛陽,遙望火焰沖天,黑煙鋪地,二三百里,并無雞犬人煙。
孫堅先發(fā)兵救滅了火,令眾諸侯各于荒地上屯住軍馬等候。
曹操即刻來見袁紹,勸袁紹揮軍追擊。
不想袁紹以諸兵疲困,進恐無益為由拒絕曹操的提議。
曹操復勸各大諸侯,想求得其他人與他一同進擊。眾諸侯見盟主不動,也不想當這等傻瓜。
追上去可不是捕獵,那是董卓??!
西涼軍的兇殘他們有目共睹,沒獲其他諸侯一致意見,單獨出兵不是找死嗎!
其時曹操大怒道:“豎子不足與謀!”憤而出帳。
后自引兵萬余,領(lǐng)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星夜來趕董賊。這一追,差點連命都送上......
是夜,有軍士稟告孫堅:“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br/> 孫堅甚覺奇異,喚軍士點起火把,下井打撈。
一不小心,竟撈起一婦人尸首,做宮樣裝束,項下帶有一錦囊。
孫堅取開一瞅,內(nèi)有朱紅小匣,用金鎖鎖著。打開后,乃是一玉璽。約方圓四寸,上鐫五龍交紐,傍獨缺一角,以黃金鑲上,底部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孫堅得此玉璽,不敢相信,找程普驗證。
程普一口咬定:“不用懷疑,此傳國玉璽也。據(jù)說當日十常侍叛亂時獨不見此國璽,應該就是這塊?!?br/> 孫堅大喜,即私下收藏。
傳說得此玉璽者,既為九五之尊。
這玩意肯定只能一個人獲得,老天既然選擇他,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誰想軍中一將士是袁紹鄉(xiāng)人,正欲借此為投名狀,逐連夜偷出營寨,報到袁紹之耳。
次日,孫堅來見袁紹作辭。
袁紹怎肯放他走,直接說道:“吾等興兵討賊,乃是為國除害。須知玉璽、朝廷之寶。公既獲得,當對眾留于盟主處。等誅了董卓,復歸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為?”
那孫堅只是不承認,一時間大家也無可奈何。
袁紹見孫堅不從,干脆把告密者推出指證。孫堅大怒,撥劍想砍了這名背叛者。
如此重要人證怎么可能讓孫堅砍掉?袁紹也急急撥劍,雙方一觸即發(fā)。
眾諸侯一齊出面勸住兩人。孫堅隨即上馬,拔寨離洛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