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某為何不許可你帶兵出戰(zhàn)嗎?”
等太史慈與糜竺了解他的布局,張抗才慢悠悠的問一句。
“愿聞其詳?”
從剛才張青州的解說中,太史慈知道其他三城另布有奇兵,北海之困明日當可解決。
但這與他今日便帶兵沖殺一戰(zhàn)似乎是兩碼事吧?
“理由有三?!?br/> 張抗故作神秘,伸棍子往沙盤上講解起來。
“其一,為帥者,在有可行的辦法前,絕不可以入手下將領(lǐng)先行冒險,去博取錦上添花的功勞。同理,而為將者,更不可以為一絲可有可無的戰(zhàn)功而令手下士兵做無謂的犧牲?!?br/> “以某的策略為例,今日你出戰(zhàn),無論獲得什么功勞,對明日的戰(zhàn)局完全沒有影響。換句話說,你帶著將士出擊,是白白送死。萬一你失敗,某更是折了一員大將......”
張抗靠近太史慈,拍拍他的肩膀繼續(xù)說道:“其二,你單兵出擊,能獲得的最大戰(zhàn)果、無非就是打散敵人而已!而我的策略是要求全殲敵人。因你的冒失,可能導致明天無法擴大戰(zhàn)果?!?br/> “最后一點,外面的敵人,或者昨天之前,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老老實實、為生活討兩餐的百姓也罷。知道黃巾賊何以越打人數(shù)越多否?你倆想想,再答我......”
“他們都是一個地方的吧?或者生計困難,吃不上食?”太史慈猶猶豫豫答上一句。
張抗又把目光轉(zhuǎn)向糜竺。
他是有心想在兩人面前表示出自己過人之處。
其實也沒什么難的。
后世對各朝歷史分析可謂詳盡無比,隨便拿點什么出來說說,要震驚他們應(yīng)該很容易。
“某認為、今年青州相當一部分地區(qū)遭遇災(zāi)害,土地失收,導致百姓生存艱難,不得不反?!?br/> 糜竺理所當然的說著。
對這些年黃巾賊如潮起潮落般作反,他也是做過研究的。
雖不全面,亦不遠矣!
但凡百姓有口飯吃,誰愿意冒著砍頭的罪名作反呢!
“嗯!不錯。你們說的都對。但有一點你們可能沒意識到的:土地失收只是局部地區(qū),生計困難也很正常。如此、每每一個地區(qū)作反,其越演越烈的真正原因,是他們?nèi)缁认x般席卷過的區(qū)域,寸草不留。后果就是、本來還有口飯吃的地方,給他們搶過之后,不跟著反結(jié)果也是餓死。這也是黃巾賊何以經(jīng)過的地區(qū)、相當一部分百姓都跟著作反的原因?!?br/> 張抗稍微停頓一下,讓他們考慮考慮。
“所以,某不同意讓太史將軍出戰(zhàn)的緣故,也是基于這般考慮。如果把他們打散了,等于把黃巾賊又分成幾部分,最終可能由一股裹起數(shù)股流寇,再繼續(xù)涂炭百姓。不得不說,在吸納黃巾賊這方面,曹孟德的做法雖然大膽,而且與朝廷諸公的理念不符,但他收降流寇,無疑是正確的?!?br/> 張抗一口氣說出,順便贊曹操一句。
三國時期,朝廷各大員對反賊的手段異常殘酷。
降者必斬,從不給反賊以從良的機會。
這也導致鎮(zhèn)壓過后,一些地區(qū)尸骨百里,渺無人煙......
“這......這......”糜竺無語了。
他是來搬救兵打曹賊的,結(jié)果倒好,張青州居然夸贊起敵人來。
“知己知彼,所以百戰(zhàn)百勝......”
張抗又對著太史慈說道:“明天一戰(zhàn),某還依賴義士沖鋒陷陣,再建戰(zhàn)功。某有一句,請?zhí)穼④娤扔浶睦?,明天有大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