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殺帝
“啊!”道君皇帝此刻聞言心中大喜,怎激蕩二字就能說盡,他急忙道:“二哥兒快起來,二哥兒有此孝心,朕心甚慰,甚慰!”
趙檉起身,道君皇帝繼續(xù)道:“二哥兒,你想要什么賞賜現(xiàn)在就和朕說,但凡朕能給的,就都應(yīng)了你。”
趙檉看了道君皇帝一眼,你老人家這是怕我回不來啊,提前就要給賞賜,早知李良嗣嘴皮如此厲害,把海上之盟加進個文武雙全份量極重的人物,剛才何又必費盡心力給柳隨云要官呢,現(xiàn)在要多好?還不一要一個準!
他想了想,道:“孩兒毋須賞賜,只是此行危難重重,孩兒需要找?guī)兹吮Wo,若真是遇到險阻,這幾人未必能再回來,孩兒想給他們要些職位。”
道君皇帝點頭道:“好朕應(yīng)了,安置在兩司或者別處都可,擬個單子過來就好?!?br/>
趙檉道:“除此之外,孩兒再無所求?!?br/>
道君皇帝道:“二哥兒,伱仔細想想,切莫現(xiàn)在就做決定,可以想好了要什么,再來找朕?!?br/>
趙檉道:“那孩兒就回去再琢磨琢磨?!?br/>
道君皇帝道:“甚好,甚好!”
趙檉離宮,出了皇城后神色一片沉重。
終于要開始了嗎?是的,要開始了。
海上之盟是個錯誤,但,卻遠遠不至于造成那么嚴重的后果。
原因無非有三。
首先,大宋對自家的軍隊戰(zhàn)力太高估了,對遼國的軍隊戰(zhàn)力又太低估了。
高估來于隴右之戰(zhàn)的勝利,吐蕃回鶻西夏的示弱;低估則來于女真二萬大軍破遼七十萬。
其次,決定這件事的時間不好。
李良嗣提出聯(lián)金夾遼,那時候金國還未建立,這事兒一研究就是幾年,直到女真敗遼建國,才逐漸定下來,而這個時候,女真的實力已經(jīng)十分強大了,即便沒有和大宋結(jié)盟,獨自滅遼也有可能。
而海上之盟一談又是幾年,到最后確定夾遼之日的時候,女真其實已經(jīng)無所謂大宋了,接近十年的光景,女真從一個草臺班子,從一個阿城土著,一點點成長強大,最后長成一個無賴惡霸,這個時候還要去合作,已是不智了。
再次,金國那邊發(fā)起攻遼的時間不好。
這個時候方臘起義,舉明教之名,聚數(shù)萬之眾,攻占六州五十二縣,殺人無數(shù),劫掠女子無數(shù),大宋出兵攻遼只好推遲。
而平定方臘起義可不容易啊,童貫領(lǐng)了西軍的兩路禁軍,四路蕃兵,還有京畿禁軍,前后足足六個月才平定下來。
這已經(jīng)不啻于一場小國戰(zhàn)了。
經(jīng)此一戰(zhàn),西軍人困馬乏,損失不輕,甚至軍里還有瘟疫泛行。
而金國使者來東京幾次催問出兵,這才在不得已的時候強行出兵攻遼,而這時金兵已經(jīng)打得差不多了。
一戰(zhàn)之下大敗,再戰(zhàn)又敗。
童貫擅自做主,百萬貫從金國手里買回燕云,可金國既然能打下,那再奪回也不過是彈指之間的事,事實證明花錢買了一個寂寞,不久后金軍大舉南侵。
趙檉腦海里不停地回憶這些事情,不停復(fù)盤。
他自小就一直在復(fù)盤海上之盟和宋金夾遼,尋找破局之法,但海上之盟極難逆轉(zhuǎn)。
那么就篡改宋金夾遼,或者單純的金攻遼的時間,提前或者延后,然后再……
若是都不能,那就只好學(xué)趙九另立山頭了。
至于爭奪皇位,等待登極,時間上是來不及的,等不到勵精圖治的那天,鐵蹄就滾滾而來了,就算假設(shè)真有那天,這個朝堂,真就能勵精圖治嗎?恐怕還是要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