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已至。
一抹殘陽西落。
翻越崎嶇山路,映入眼簾的是金色的田梯,入村有一條平坦的黃泥巴路。
扛著鋤頭的農(nóng)戶三三兩兩結(jié)伴同行,男人光著膀子,婦女牽著稚童。
尹觀南騎著大黑馬,放慢腳步,同著這群人一起行著。
孩子們向他投著好奇的目光,或許他們從未見過如此英姿颯爽的高頭大馬。
對于尹觀南這個外鄉(xiāng)人的到來,這些務(wù)農(nóng)的村民似乎習(xí)以為常,因為他們是大村里的人。
行至一塊大石碑,石碑上刻著一個大“柳”字引人注目。
柳村到了。
村口兩旁,有貨郎擺著攤位,不時有村民上前詢問,與貨郎討價還價。
最讓尹觀南注目的是一位施茶的僧人。
他穿著一身破舊的僧服,胡子拉碴,臉很干凈,一臉笑容,嘴里不時說著“慈悲”。
有村民排隊拿碗打完茶水,都會向著僧人道謝,做著雙手合十動作。
還有一些上了年紀(jì)的村婦,欲與僧人交談。
傳教嗎?
這個世界也有佛陀之說,更有佛教這種宗教信仰存在。
只是這個世界的佛教并不發(fā)達,還處在一個剛剛萌芽的時期,信徒很少。
據(jù)人說,佛教是從西方世界傳來的,朝廷也一直對外來宗教進行打壓。
尹觀南所處的國家名為大乾,信仰的是“儒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這個國家的主要核心思想。
但是讀書人也分三六九等,功名決定身份地位,像謝元安那種秀才就是受了讀書人身份的好處。
謝元安家中的良田幾畝就是中了秀才,官府給予的獎勵。
同城里人相比,柳村的村民生活更為艱苦。
柳村絕大多數(shù)房屋都是茅草房,住這種房子生活情況可想而知。
柳村的村民大多都是傭戶,那金燦燦的田梯是他們的心血,卻不屬于他們,這些田梯歸屬于某一個大勛貴。
田梯是最上好的良田,平民百姓即便是擁有田地也只是最次等的山地。
牽著追風(fēng),尹觀南行在柳村的集市。
這是一條破舊的小街,只有一家雜貨部,一家包子店,還有一家客棧。
路兩旁的小商販也寥寥無幾,一個賣魚的老叟,一個賣菜的婦女,一個賣豆腐的大娘,還有一位賣豬肉的斷臂屠夫。
屠夫身前攤位上放著大半頭豬,一手撐在攤位上打著瞌睡。
斷臂的屠夫,想必段叔叔讓找的人就是他吧。
尹觀南牽馬上前。
“肥肉三十銅錢一兩,瘦肉二十銅錢一兩,排骨十五銅錢一兩,五花肉十五銅錢一兩,要多少?”
屠夫抬起頭,那是一張很粗狂的臉上,絡(luò)腮胡子給他平添了幾分兇悍。
尹觀南笑著搖頭,他不是來買肉的,從身上掏出段天德給的那枚銀錢遞了過,說道:“江湖故人?!?br/> “你要的肉不少?!?br/> 屠夫沒有理會尹觀南的話,而是伸手接過銀錢直接扔進錢筐,手起刀落割了一塊肉放在尹觀南身前。
尹觀南見屠夫不愿意多說話,也沒有去拿那塊肉,只是牽著馬準(zhǔn)備轉(zhuǎn)身。
“你最好把肉拿著?!?br/> 這時候,屠夫悶聲說話了。
“好。”
尹觀南回身拿起肉,深深看了屠夫一眼后,提著肉牽著馬向著客棧走去。
這家客棧算是一家大型客棧,占地有近千平,很難想象,在柳村這個地方竟然有一家客棧規(guī)模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