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先去地宮逛了一圈,故意驚擾他們,果然把心中有鬼的兩位大人給引了來,這時再用話一誆,欽天監(jiān)監(jiān)副倪謙、禮部左侍郎李鐸頓時面如土色,不由跪倒在地連連求饒。
????楊凌聽了二人說出金井泄水的實情,又講了在風水中不吉的說法,心中暗暗吃了一驚。他雖不信風水,但是卻十分明白在信風水的人心里,這事何等緊要。
????記得小時候他搬遷新居,奶奶做的頭一件事就是在后窗上貼了面小鏡子,說是將邪氣驅(qū)出屋子,結(jié)果住在后樓的一個老頭兒見了大為不難,認為把邪氣趕到了他家,為了這個原因老太太和那老頭子很是吵了幾架,兩個老人你追我趕的往窗戶上貼鏡子,反正后來上邊一層窗戶密密麻麻全是小鏡子了,也看不出誰家的更多。這事十分好笑,所以楊凌直到現(xiàn)在還記的。
????現(xiàn)代人尚且如此迷信,何況古人呢?這帝陵可是給先帝蓋的,如果這事兒被正德知道了,那可就不是吵吵架那么簡單了,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啊。
????楊凌想清這一點,立即變色而起,拂然說道:“二位大人,這樣的大事也敢欺瞞皇上嗎?難道你們就不怕滅門抄家?對不住了,楊某要立即趕回京城,向皇上稟明此事,請皇上下旨遷陵?!?br/>
????倪謙、李鐸一聽駭?shù)幕觑w魄散,他們因為一時貪心遮掩了此事,其實心中患得患失也時有后悔??墒沁@事已經(jīng)引起了工部侍郎李杰的懷疑,現(xiàn)在想要反悔揭出此事,那位想立下大功的李侍郎未必肯善罷甘休。若是就此事奏他們一本,再有那幫御使們一摻和,這幾人就是想求個罷官免職的結(jié)局也不可能了。
????二人思及抄家滅族的可怕后果,不禁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頃刻間額上已是鮮血涔涔。楊凌雖然瞧地不忍,可是正德皇帝就算再寵信他,也不會聽說他們糊弄先帝陵墓這樣的大事還會手下留情,他狠了狠心,不理二人的苦苦哀求。抬腿便要出去。
????李鐸見楊凌不為所動,民心跪前兩步,痛哭流涕地抱住他的大腿嚎叫道:“楊大人不要走,楊大人留步啊。我等一時貪心鑄下大錯,抄家砍頭不足為惜,可是這事未嘗不是澤惠百姓地善舉啊,大人。
????楊大人,我大明歲入只有四百萬兩,泰陵前期投入銀兩就達到二百三十萬兩。全部工程峻工,至少要耗銀三百八十萬兩,就算我們當初現(xiàn)了馬上就稟報皇上擇地遷陵,這已投進去的銀子也收不回來了,那可是二百三十萬百姓一年的口糧啊。
????大人,如今河南河北水患不斷,甘肅陜西已三年大旱,若是皇上遷地造陵。無銀可用,勢必要征收重稅,到那時千萬百姓豈不雪上加霜?
????大人,你可曾見過親生父親將孩兒交換于鄰居,互相宰殺幼子烹食充饑?你可曾見過八旬老婦一日三餐只有觀音土可吃,吃的腹大如鼓活活撐死?
????楊大人,圣人道:‘君為輕。社稷為重’,就算大人不念我二人的死活,難道你忍心看著千萬冤魂出自你手?大人要為了一己前程,置天下黎民百姓與不顧么?”
????楊凌聽了這話神情一呆,不覺停住了腳步。欽天監(jiān)倪謙方才磕頭求告,費盡了唇舌,就差說要把他剛納地兩房美妾也送給楊凌了,楊凌仍不為所動,這時見李鐸這番話竟似打動了楊凌,他不禁心中大喜,連忙也跪上前來抱住楊凌另一條腿道:“楊大人,地陵挖掘甚深,滲水是常有的事,若是再換一處又滲了水那怎么辦?到那時百姓不堪重負,必定苦不堪言,為了這一座地下的宮殿,恐怕那時要連……要連金鑾也要動搖了。
????其實自古帝陵滲水十之七八,倪某若是不知其事,豈會曉理以木刺灰土封堵的法子?那滲水處封堵了便無大礙,只待先帝靈柩下葬,地宮封閉,便再無風險了,還求大人開恩,救救我們,這對我二人是件恩德,對天下百姓卻是善舉,不但我們感激涕零,便是天下地百姓都承你的恩惠呀。”
????楊凌入京后也聽說過大明王朝歲入多少,一聽帝陵所耗竟是全國一年的稅賦,他不禁躊躕起來。
????記得在雞鳴縣做師爺時,就聽說許多百姓家中窮苦,積欠稅賦多年,那里戰(zhàn)亂頻仍,但天災較少,還不是最貧脊的地方。而李鐸所提的那幾個地方比雞鳴更苦,自己真要為了給死人造一座墳墓置萬千百姓于水火中不成?
????楊凌一時難以取舍,他仰起頭來心中暗想:弘治皇帝,你是愛民如子的好皇帝,如果你在天有靈,你是希望給自己造一個富麗堂皇、風水甚佳地墓地呢,還是希望讓萬萬千千的百姓能夠少些苛捐得以活命?
????唉!楊凌沉思良久,心中盡是哀鴻遍野,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體的情形,如果把這事稟報皇上,不用說這幾位大臣都是要砍頭的,而他立下這大功,升官那是一定的了。
????可是朝廷征收重稅的時候,天下的百姓會怎么看?再過一年多自己撒手而去,幼娘留在這世上豈不是要替自己承受天下百姓地唾罵?
????楊凌咬了咬牙,霍地轉(zhuǎn)過身,緊盯著倪謙問道:“倪大人,我探看金井,手指可以摸到木柄,若是以燈一照,立即無所遁形,封堵金井滲水的法子,就只有木刺三合土這一個么?”
????倪謙和李鐸聽出楊凌口氣松動,不由狂喜,倪謙小心地想了想,才謹慎地道:“法子自然不只這一個,可是最快的便是這個辦法。那日下官生恐為人所知,事急從權(quán)才用了這辦法。大人的意思是……?”
????來載最新說
????楊凌搖頭道:“中間**木刺,日久腐爛地下水還要上溢,就算那時已瞞得皇上??墒俏乙才c心不安,你可有什么法子可以渾然天成,叫人瞧不出破綻,同時也可以真正封閉那些滲漏?”
????倪謙喜形于色道:“多謝大人救我!只要大人若相助在下,在下還有更妥當?shù)姆ㄗ?。只須以碎石灌入漏處,以土夯實,再以黃泥滲以一定比例的糯米汁澆灌覆蓋,則可保無虞。而且瞧來渾然天成,除非硬非掘開來驗土,否則縱是神仙也看不出破綻,只是這法子需要費些時間?!?br/>
????楊凌點頭道:了天下百姓,我相信大行皇帝泉下有靈。也會贊同我這么做地。今日我便找個由頭調(diào)出左殿金井處守衛(wèi)地官兵由大人親自動手抽出木刺,予以封堵,三日時間可夠么?”
????倪謙狂喜道:“夠了夠了,時間足夠了,在下只須兩日,便可做的天衣無縫!”
????…………
????如今已過了八日。楊凌悄悄巡視在這座無與倫比的地下宮殿中,地宮內(nèi)部已經(jīng)初見雛形,巨大地地宮不用梁柱,全用券拱后五個華美的殿堂完全用純石筑造,看起來富麗堂皇。
????這樣龐大的工程即使擱在現(xiàn)代,也是耗資甚巨。況且那時生產(chǎn)力低下,單是開鑿,削平,再千里迢迢運來一塊平整的巨石,其成本就已令人瞠目結(jié)舌,看來自己的決定還是值地的,與其數(shù)百萬兩白銀白白丟在這里,何如給百姓些好處。
????楊凌在左殿停住,這里的地面是工序、工藝極為復雜、普通工匠難以燒制的‘金磚’,一塊塊金磚平坦地就像是鏡子一樣,盡頭貼著高大平整的石墻就是漢白玉鑲邊的石棺床,中央就是那口金井。
????望著這口金井,楊凌不禁輕輕松了口氣,倪謙到真是一雙巧手,楊凌在他封堵后又重新檢查過,洞**下木塞拔出,施以土石米汁,里邊便不再緩緩滲水,如今除非將土刨出來驗看,否則僅憑雙手觸摸已是再驗看出絲毫破綻。
????那位工部侍郎李杰,時常借口檢驗工程要進入地宮,只是一直被倪謙幾個人借口阻住,或者陪他進陵使他難以檢查,可是如果一味這樣掩飾未免令人起疑,所以倪謙封堵金井后,楊凌便故意放他單獨進入地宮。
????楊凌在暗中偷偷觀察,見他果然沒有看出什么破綻,這兩日來的也少了,提著的心這才慢慢放了下來。
????楊凌在陵中轉(zhuǎn)了會兒,正要轉(zhuǎn)身出去,楊一清突然匆匆走來,面帶焦灼的神色道:“大人,神機營有人失蹤了?!?br/>
????楊凌一怔,忽問道:“失蹤?是不是有不守軍紀地土卒偷偷下陵了?在這里怎么可能失蹤?”
????楊一清搖頭道:“這里四下沒有人煙,軍卒不會偷偷下山的,而且失蹤的那人……便是前幾日說見到金井泄水的那個什長6恩櫓?!?br/>
????楊凌聽的心中一陣急跳,他急忙說道:“馬上派人去找,務必要找到他,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楊一清點頭道:職已著人尋找了,但問過許多人,軍中士卒有半日不曾見過他,更巧的是……今日一早,工部李大人忽然藉幫回京了,卑職看過李大人轎夫的腳印,那轎子看來重量不輕……”
????楊凌聽地后悔不迭:“李杰每日鬼頭鬼腦的想要進陵來檢查,弄得自己也只顧著這金井,怎么竟忘了除了物證還有人證。”
????他焦急地想了想道:“當日在陵中目睹此事的七名士卒立即調(diào)出去,混入陵前軍中,同時密囑所司官司員看緊了,不可再走失一人,至于那什長……”
????楊一清截口道:“大人,卑職已著人回京請鎮(zhèn)撫司的兄弟密緝此事”,他說著踏前一步,壓低嗓門道:“大人,那七個人便是七個甩不掉、藏不住的活證據(jù),您看……要不要……”。楊一清說著右手向下狠狠一削。臉上帶著冷冷的笑意道:“陵上有咱們的人,大人盡管放心,保證做的干凈俐落?!?br/>
????楊凌聽的心中一震,吃驚地望向楊一清。楊一清淡淡一笑,說道:“大人蝮蛇蟄手、壯士解腕,無論是功名利祿還是嚴刑拷問,對那幾個小主卒來說。都是一道過不了的坎兒,大人不可有婦人之仁啊?!?br/>
????楊凌情知他說的是實話,可是這種冷血地政客論調(diào)他實在難以適應,一時心亂如麻。也不知該怎么辦才好,他猶豫掙扎了半晌,心中善惡激爭良久,終是舍棄了那份殺機。
????頹然一嘆,他苦笑著拍了拍楊一清的肩膀,說道:“一清。你也是我的部下,如果有朝一日你威脅到了我的安危,我該如何對你呢?算了,空口無憑,縱然他們說的舌燦蓮花,也未必就能證明什么,況且已經(jīng)走了一個6恩櫓。這事遮不住,罷了……不要再提了?!?br/>
????楊一清望著楊凌離去地背影輕輕嘆了口氣,這位大人什么都好,可惜做事卻不夠果斷,常言道無毒不丈夫,少一個證人就少一份危險,都火燒眉毛了。豈能不當機立斷?
????楊一清摸了摸下巴,暗暗琢磨起來。他不是世襲錦衣衛(wèi),又沒有楊凌那樣的那運氣,這一輩子本來是很難提升的,但是做了楊凌的親隨,眼看他小小年紀就前程似錦,他地前程就是自己的前程,兩人的利害關系緊緊連在一起,他怎能不替楊凌考慮?
????況且楊凌是一位難得的待人和氣又不專權(quán)的上司。南鎮(zhèn)撫司呈到京師的公文,呆要可以便宜行事地楊凌都放心交給他去辦,而且錦衣衛(wèi)的高官大多*滿手血腥升遷,整日里絞盡腦汁想著害人詐財,像楊凌這樣的上司簡直可以說是錦衣衛(wèi)中的異類,如果他被治了罪,自己到哪里再找這樣的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