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無壽拿不準(zhǔn)俞岱巖的意思:“俞三俠是何意?”
“我也是用刀的,見獵心喜,自然想切磋一下,勝負不重要,名家難遇而已?!庇後穾r連忙解釋,他雖然不怕什么,但也不想與人交惡,連忙抽出寶刃,用手橫托,將刃身給殷無壽看:“壯士請看,今日比刀絕無它意,與壯士交個朋友而,今日事了,我等自然是一番佳話?!?br/> 殷無壽見俞岱巖無故拔刀,神色驟變,手已經(jīng)搭在了刀柄上,而后見俞岱巖托刀示好,臉色才算緩和,不過手仍然在刀柄上:“灑家是明教白眉鷹王座下家仆,一來只是奴仆,二來我教名聲可不正派,俞三俠肯交灑家?”
俞岱巖把刀往肩上一抗:“英雄無論出身,正派不正派不是別人說得,要看真?zhèn)€做的,我?guī)煾缚蓻]教過在下看人下菜?!?br/> “名家出身就是名家出身,好做派!”殷無壽哈哈一笑,抽到前指,一手撫刀脊:“甚好,刀法名家多出道門,灑家聽聞武當(dāng)山有一門‘玄虛刀法’,今日必然要見識一番!請了!”
“請!那我便不客氣了。”俞岱巖挺刀直進,用了一個虛招,他年紀(jì)小,也不和殷無壽客套,用得也是虛招,謙虛友好卻不拖泥帶水。
“玄虛刀法”本就是一門遇強則強,門戶緊密,連綿悠長的刀法,所以不論殷無壽刻意用猛招還是大力道的劈砍,都沒能在招式或者氣力上占到上風(fēng)。
殷無壽見俞岱巖當(dāng)真是有真功夫的,便也放開了手腳,使出了他看家的功夫,“五虎斷門刀”。
“五虎斷門刀”別看名字粗狂,好像誰都會上幾手,其實這是一門極上乘的刀法,“不破”、“入神”、“入道”在刀法中都有很好的體現(xiàn)。
看似招招猛攻,氣勢非凡,實計招招都有遮攔,讓人見不得破綻;動如猛虎,氣勢駭人,招式展開猶如猛虎噬人,一股腥風(fēng)血氣撲面而來;進退之間步伐靈動有序,步步不離五行,凡有進必有退,一進一退必占人生位。
江湖中人學(xué)“五虎斷門刀”大多學(xué)不全,這套刀法全共六十四式,當(dāng)年秦公望的傳人姚伯當(dāng)也只學(xué)了五十九式,而今跑江湖言稱會“五虎斷門刀”的一般會十幾式都算是精通了。
況且這“五虎斷門刀”會的人雖然多,但是真的精通的可就太少了,是這刀法用不出精髓那可真就是一般刀法,用出精髓那就能與天下豪杰爭雄而不落下風(fēng)。
這也是為什么俞岱巖進了殷無壽使了“五虎斷門刀”就這樣眼熱的想打一架,能用好“五虎斷門刀”的用刀高手太難得了。
江湖上用刀的俠客相比用劍的,多出百倍也不見得夸張,但是要說到真的用刀的好手,還不及用劍的十一。
原本殷無壽勝譚瑞,這套“五虎斷門刀”只用了不到三十招,其中還夾雜一招“奇門三才刀”以及兩招“柴刀十八路”。
殷無壽出刀快,刀招狠,俞岱巖便以快刀應(yīng),“玄虛刀法”使出來可快可慢,真意在“玄虛”,招招指人破綻,籠罩對手周身,讓人看不出下一招要攻擊何處,卻又招招虛晃,不知哪招才會落實。
兩人出刀都速度甚快,轉(zhuǎn)眼間便有百招交互,兩母女在不遠處看著二人比武,完全是應(yīng)接不暇,目瞪口呆如見神跡之余卻也安了心神,畢竟這兩人無論誰勝誰負,她們二人也算是有了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