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樓里進(jìn)來好些個頭裹黑巾的怪客,這些人一身黑色,衣著怪異,腰間挎刀,不知僧俗,一個個都身上沾染血氣,目光狠辣,當(dāng)他們看向艾米爾·阿勒謝的時候都目露淫邪。
這邊跟著艾米爾·阿勒謝的部族族人一看這些怪異的刀客,立刻臉色大變:“是臭名昭著的血刀黑教的人,保護(hù)好艾娜!”
說罷,這些部族族人立刻拔出刀劍擋在了艾米爾·阿勒謝身前,艾米爾·阿勒謝也站了起來拔出了自己的彎刀。
黑教原本是外界對苯教的稱呼,因為教眾都穿黑衣頭裹黑巾,才有這樣的叫法,但苯教徒認(rèn)為“黑教”是具有敵意的稱謂,在青藏地區(qū)黑教是邪教的意思。
自從薩迦派在西藏勢大之后,苯教據(jù)發(fā)生了內(nèi)訌和分裂,一部分留在了西藏改變了教義迎合密教以求生存,一部分則遷徙到了青海保持傳承。
在青海的這部分苯教人信奉的神明也都不一樣,自然也是良莠不齊,就有這么一支信奉血神,是十足十的邪教無疑,被人們稱做血刀黑教。
血刀黑教最喜歡處子的破瓜血,認(rèn)為越是年輕貌美女子的破瓜血越能得到血神的眷顧,所以血刀黑教的人個個淫邪,自然臭名昭著。
血刀黑教的武器也與一般苯教徒不一樣,是一種摻雜了緬鐵的輕薄彎刀,刀上有一條細(xì)紅的血槽,血刀之名也由此而來。
艾米爾·阿勒謝部族族人們的或用長刀或用短劍,也有用斧錘的,但無一例外左手里都有一面巴掌大的尖頭小盾。
“嘿嘿嘿,這個女子是個回回?回回的女人比中原女人還重貞潔,看這裝扮還沒嫁人,祭血神再好不過了?!边@幫黑衣刀客的頭人聽了邊上門徒的諂媚也不答話,舔著舌頭沖艾米爾·阿勒謝這邊細(xì)看。
俞岱巖也拿起寶刃,打算隨時施以援手,剛到手的生意可不能就這樣泡湯了。
黑衣刀客頭人說完話,也不多交涉,一揮手好不猶豫的指揮一種門徒開打搶人,絕不多言語。
黑衣刀客和部族族人兩邊人數(shù)相當(dāng),艾米爾·阿勒謝這邊的人手還要多些,可是一開打沒幾回合就成了一邊倒局勢。
艾米爾·阿勒謝部族的武功也不算弱,攻守兼?zhèn)?,身法靈活,雖然路數(shù)和中原武學(xué)大為不同,但最核心的搏殺精髓其實沒有相差太多。
他們一般用右手的刀劍斧錘進(jìn)攻,再用左手的小盾招架格擋,借著小盾的招架格擋繼續(xù)發(fā)動進(jìn)攻,森嚴(yán)有序。
一般中原重視套路的武學(xué)若是碰見他們弄不好還要吃個大虧,被小盾斷了套路流暢會很難受。
這邊黑衣刀客們對上這些小盾武學(xué)卻大占便宜,他們的刀實在是太過怪異,看著是彎刀,可一刀砍出往往都能攻擊到在決不可能的方位上。
這就使部族族人們的小盾變得毫無用處,呼喝間就被砍死了兩三個躲閃不及的冤枉鬼,絕大多數(shù)也都受傷掛彩。
在后面觀察的俞岱巖立刻就看明了了,這就是后世血刀門的“血刀刀法”,不過看這些黑衣刀客的刀法還不像《江湖散手》上那樣有體系,只是仗著血刀的怪異逞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