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于清看出自己想逃跑的意圖,李俊臣來了一招聲東擊西,大吼一聲道:“于清,我要送你上西天!”
言罷,虛晃一招,將手中的七星寶劍向于清投擲過來。
趙匡胤手疾眼快,生怕于清遭到暗算,疾呼道:“于大哥小心!”同時,飛身擋在于清前面,盤龍棍一攪,將寶劍纏住。
李俊臣抓住時機,身形一閃,化著一團黑霧。
于清看得分明,大喊:“不好,中計了,這廝要逃!”
等趙匡胤明白過來,沖上去時,李俊臣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
于清氣得直跺腳說:“他媽的,又讓這廝逃了!”
趙匡胤不明就里,四處尋找,見到北漢軍隊就一陣猛打。
于清說:“算了,元朗,李俊臣使的是東瀛忍術(shù),找不到的!”
于清將七星寶劍收好,說道:“元朗,這是你姐姐的劍,見劍如見人,希望你姐姐在九泉之下能保佑我們殺了李俊臣。”
眼看世宗帶領(lǐng)的人馬越戰(zhàn)越勇,北漢軍隊卻潰不成軍。
劉昱急忙遣人向契丹大將楊袞求援。
沒想到楊袞不但按兵不動,反而反唇相譏道:“哼!你們皇帝不是厲害得很嗎?怎么會來求我?”
適逢大周河陽節(jié)度使劉詞率領(lǐng)義成軍增援世宗,兩軍會師,周軍士氣更盛。又連續(xù)斬殺了北漢幾員大將。
楊袞不肯增援,劉昱見大勢已去,帶領(lǐng)殘兵敗將向晉陽方向逃跑。
世宗率領(lǐng)部隊窮追不舍,一直追到高平城。
眼瞼天色已晚,將士們激戰(zhàn)一天已經(jīng)疲憊不堪,世宗才鳴金收兵,下令三軍將士原地修整,明日開拔晉陽,攻打北漢皇帝劉昱老巢。
當天夜里,在于清、李重進,趙匡胤等將領(lǐng)的建議下,世宗下令將逃跑和投降的樊愛能、何徽等七十余人斬首,以儆效尤。
世宗此舉,三軍震動,見皇上殺伐果斷,再也沒有人敢違抗軍令。
次日,周世宗命令軍隊開赴晉陽,將晉陽圍困。
但是晉陽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周軍連續(xù)數(shù)日攻城,不但未取得實質(zhì)性進展,反而傷亡慘重,在加上糧草不濟,世宗只得班師回朝。
高平一役,世宗大獲全勝,而北漢元氣大傷,契丹方面楊袞也懼怕于清,領(lǐng)兵北返契丹。不久,劉昱郁郁而終,從此,北方對大周的威脅得以解除。
回到汴梁后,世宗柴榮認為于清再以平民的身份出入朝廷,不能參政議政,很不方便。他一直想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和于清談?wù)?,將自己想法告訴他。
這天,皇帝柴榮和于清在御花園討論道主的《道德經(jīng)》,當讀到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边@一部分時,郭榮突然想起一個人來,他對于清說道:
“哥哥久在宮中幫助朕,朕既為皇帝,常言道:綱常有道,道紀不能廢。哥哥已庶民身份出入朝廷宮室,朝中文武多有非議?!?br/> “哦!依皇上之見,該當如何是好?”于清問道。
柴榮說道:“昔楊邠有屬僚,曰王樸者,狀元之才,志慮忠純,文才出眾,崇尚黃老之說,貫有先見之明,朕很是欣賞。
乾祐年間,樸預(yù)見楊邠有禍,恐殃及己身,乃遁于山林。朕喜樸之材,曾于治潭州之時遣人尋之,未果?!?br/> “皇上宅心仁厚,選賢任能,乃國家之福!”于清說道。
“可不是嗎?朕早年曾一睹王樸之容貌,甚是奇?zhèn)?,和哥哥確有幾分相似?!辈駱s繼續(x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