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戴弗斯緊鑼密鼓地籌備他的戰(zhàn)地醫(yī)院時,波斯人的使者來到了希臘軍營,這次來的使者不是別人,正是首領們最熟悉的波斯將領——小亞細亞總督蒂薩弗尼斯,他帶來了希臘人能平安回家的希望:愿意向波斯國王轉(zhuǎn)達首領們不愿交戰(zhàn)、只想回家的意愿。
首領們欣然接待了他。
蒂薩弗尼斯離開后,雇傭軍首領們見和平解決有了希望,都急切地盼著他再次到來。
在焦急的等待了兩天之后,蒂薩弗尼斯再次來到希臘軍營,向首領們宣讀了波斯王的最新旨意:國王已經(jīng)接受了雇傭軍的道歉,雖然有不少大臣反對,他還是決定由蒂薩弗尼斯帶領希臘雇傭軍返回希臘,并同意在途中為希臘人提供市場,以解決他們的給養(yǎng)。同時,希臘人也必須在沿途中遵守當?shù)刂刃颍坏闷茐暮蛽尳佟?br/> 首領們當然求之不得,他們與蒂薩弗尼斯很快就達成了協(xié)議,并且雙方都以神的名義做了盟誓。然后,蒂薩弗尼斯告誡首領們耐心等待,他要回去向國王匯報,并且還要為軍隊的回返做好安排。
蒂薩弗尼斯離開不久,這個消息就傳遍了整個軍營,士兵們一片歡呼。
戴弗斯的心中依然沒有放松警惕。雖然上次聽了色洛芬的話,使他意識到波斯的實際情況和自己根據(jù)中國歷史進行的猜測有不少出入。
就在昨天,色洛芬再次來訪,經(jīng)過了幾天的緩沖,他終于調(diào)理好心緒,還想再與戴弗斯談談城邦民主體制的問題。戴弗斯卻不愿在這個問題上繼續(xù)糾纏,而是把話題巧妙的引向了希臘各城邦的風土人情。
大多時候是色洛芬在滔滔不絕地講述,戴弗斯認真的傾聽。其間,戴弗斯問起了蒂薩弗尼斯,于是色洛芬說了一些他從普羅克西努斯那里聽到的關于蒂薩弗尼斯的事,讓戴弗斯記憶深刻。
蒂薩弗尼斯擔任小亞細亞總督時,正是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進行之時,蒂薩弗尼斯選擇與斯巴達結(jié)成同盟,他是希望利用斯巴達的力量打擊雅典,恢復波斯對愛歐尼亞海岸希臘城邦的統(tǒng)治,而斯巴達得到的回報就是他要資助斯巴達建成足以對抗雅典的龐大艦隊。結(jié)果沒過多久,他就停了對斯巴達許諾的金錢支持,使得斯巴達人向當時的波斯國王大流士二世提出抗議,大流士才委派次子小居魯士擔任整個波斯西部的軍事司令官,全面支持斯巴達對抗雅典。
蒂薩弗尼斯被解除了軍權,但是他似乎毫不在意,與小居魯士相處很好,很快成了小居魯士的朋友。等到新國王阿爾塔薛西斯即位,小居魯士去首都參加大哥的即位大典時,蒂薩弗尼斯向新國王告發(fā)小居魯士要謀反,導致小居魯士被拘捕,太后再三求情,才得以釋放。
而蒂薩弗尼斯回到小亞細亞后,開始處處與小居魯士對著干。因此當小居魯士起兵謀反時,第一個想抓住的就是他,結(jié)果他早就逃跑了,然后出現(xiàn)在國王的討伐大軍中。當國王大軍左翼被希臘重步兵一觸即潰之際,蒂薩弗尼斯竟敢率領騎兵繞過重步兵方陣,攻擊希臘軍的后隊。雖然失敗了,但在一群殘兵敗將中,他的勇氣和決斷自然就顯得卓爾不群了,所以他能代表國王,作為波斯使者與希臘軍隊進行和談,這顯然是國王對他的褒獎。
戴弗斯聽到的關于蒂薩弗尼斯的事是色諾芬從普羅克西努斯那里聽來的,而普羅克西努斯多數(shù)是從小居魯士那里得來的消息,不管其對蒂薩弗尼斯的好惡如何,事實就是事實。因此,戴弗斯經(jīng)過分析,認為蒂薩弗尼斯是個典型的政客,習慣了兩面三刀,善于審時度勢,敢于抓住機會的人。這樣的一個人要期望他遵守諾言恐怕很難!
當戴弗斯將這種擔憂告訴色諾芬時,色諾芬嘆了口氣,他說:“普洛克西努斯他們都很清楚,不會對蒂薩弗尼斯放松警惕,但是如果不放棄與波斯國王的作戰(zhàn)的話,我們可能無法回家。僅僅是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就能給我們制造巨大的麻煩,我們無法在敵人面前順利渡過那么寬的河面。另一個大的困難就是沒有足夠的食物。一旦我們?nèi)ァ八鸭笔澄?,分散的士兵又很容易遭到敵人的攻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