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著路邊酒樓順眼,就進去了,酒樓里找了個包間,“二位公子,您里面請,二樓雅間給您備著了?!?br/> “隨便上點招牌菜,在來壺茶,知道嗎,這位爺,不差錢。”中愈指著前面的建文帝說道。
聽得朱允文是腳步一頓,差點踏空栽了下來,什么叫不差錢,差錢好不好。
“二位公子,請坐?!毙《泻糁恕!皹巧涎砰g兩位,上好茶水一壺,招牌菜樣樣一份。”小二吆喝著走下了樓。
朱允炆這才,仔細打量著房間里的布置,雖說比不上宮內的排場,但也算是潔凈了。
又站起身來,打開窗戶,看著外面嘈雜的人群,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感受民間的氣息,有些不一樣,是真的不一樣。
“中愈,這就是大明天下?”
中愈知道他的意思,“是的,這便是太祖高皇帝傳下來的天下,是我漢家的大好河山?!?br/> “他們,過的好嗎?”朱允炆聽著漢家河山四個字,腦海里浮現了那個蒼老的身影,他做得太多了,是該我上場的時候了。
“現在還行,京師里還算不錯?!毙睦锝恿艘痪?,再過兩三個月就說不定了,不過,對于后世來說,他們也就勉強溫飽。
“中愈,我是不是做錯了,雖說之前很多事情都是商量后的結果,但還是因為我做的主,多少有些自己的喜好因素在里面,說白了就是私心作祟,我是不是不適合做這大明的皇帝?!?br/> 中愈哪敢接這話,他連聽都不想聽,知道的太多了,容易死,雖然他本來就知道的更多。
“那個,少爺,在外面,咱還是要注意一點?!碑吘钩鲩T在外,隔墻說不定有耳,中愈可不想因為自己防范不當,這些話會出現在民間百姓口中,那樣的話,對陛下,對朝廷的威望打擊太大了。
“少爺,錯與沒錯,不是我們自己說的,而是后人品評的,畢竟我們的局限性太大,有些事情,看不了太遠,但我們還得做,至少保證這代人能夠活下去?!?br/> “你說的對,自從上次你在宮里講的那番話后,我愈發(fā)覺得你不同,你的見識,你的處事,都不像一個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我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國家大事啥都不知道,皇爺爺卻已經在為我選妃了,想想時間過得真快啊?!?br/> 又停了一會,“中愈,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避免朝廷的決策少出一些失誤?”
“陛下是認真的嗎?”中愈看著建文帝的眼睛,想要看出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看朕像開玩笑的嗎?”
“陛下,如果說問題所在,其實這數千年來,每一個朝代,每一位帝王,都遇到過這個問題,那就是君權與臣權,君權與民權,臣權與民權的問題,他們窮盡一生,都在這三者之間尋找平衡,尋找解決的辦法,成功者,國祚綿延,失敗者,二世而亡?!?br/> 中愈沒有往下說,他在等,等建文帝自己理解,這時的他是以大明天子的身份問自己,自己不能說的太明白,他自己悟到的比我來說的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