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這時,情報參謀羅夢科悄悄走近,在楊麟耳朵邊低語數(shù)聲,楊麟點了點頭,長嘆道:“唉,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頭上屎有多臟,現(xiàn)在居然跳出來,唉,看來真的是自尋死路啊?!?br/> 第二天一大早,錢邦芑、范文光早早來到知府衙門大堂,剛剛坐下,經(jīng)歷司知事(正九品)周正笑道:“兩位大人請安坐,大人一大早就出去了,說是觀看周圍四個官屯場引水情況,大概中午時候就能夠回來?!?br/> 錢邦芑點了點頭,笑道:“周書辦,有沒有什么要緊公務(wù)給我們說說,我們先熟悉熟悉,也可以協(xié)助大人,為大人分憂啊?!?br/> 周正笑了笑,說道:“兩位大人,大人昨晚就讓下官準備,現(xiàn)在向兩位大人報告各縣人事,新政推行情況。
等下殷承柞殷先生再向兩位大人報告軍中情況。
若是到時候大人還沒有回來,如果兩位大人要到軍中考察,可以讓殷先生帶大人去,若是要到地方去,可以由在下效勞?!?br/> 錢邦芑不以為意,坐在太師椅上聽著,這可比昨晚史謹宸所說的要詳細多了。
不但講各種新政措施具體內(nèi)容,而且將該項政策實施背景,實施過程中不如意的地方。
先從鄉(xiāng)公所建立說起,過去幾個白役把持一個場口作為聚寶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每年征收數(shù)百兩紋銀而繳上來的不過數(shù)十兩紋銀,貪瀆巨額財富,而且在地方上橫征暴斂,巧取豪奪,為禍鄉(xiāng)里。
大人借鑒過去糧長制,派出官派鄉(xiāng)長衙役征收稅賦,不但強化地方控制,緩解地方矛盾,更重要的每年有巨額商賦充實官庫。
推行一年半以來,大的縣每年可以增加萬余兩白銀收入(如府城南充),小的縣也有五六千兩,一年下來,能夠收到7萬兩銀子。
以此為契機,重新清丈土地,過去順慶府耕地面積不過130萬畝,現(xiàn)在連年天災(zāi)人禍,逃荒甚多,現(xiàn)有耕地也有300萬畝,屯耕之后耕地面積完全可以達到400萬畝的水平(目前南充有水田14.6萬公頃,廣安有水田15萬公頃,即便明明末開墾土地僅為當今水田,也有30萬公頃,近450萬畝。
按照這個標準計算,明末順慶府耕地面積400萬畝,經(jīng)過戰(zhàn)爭破壞,或者逃荒,實際耕種的為300萬畝完全符合。)
即便按照每畝良田稻谷一斗,旱地每畝小麥6升,若再加上8萬畝官田,收上來的糧食折成銀子搭22萬兩之多.
過去順慶府人口有40萬,清理之后近百萬之數(shù),扣掉老弱病殘與軍人家屬、讀書人、官員,每丁每年繳納一錢二分銀子殷,如此丁賦也在25000兩紋銀左右。
(在宋朝,四釧分四路,其中cd府路有258萬戶,口742萬。
潼川府路有85萬戶,口263萬
利州路有37萬戶,口76萬
夔州路府路38萬,口113萬.
其中潼川府路主要包括一監(jiān):富順監(jiān)(今天內(nèi)江富順縣附近)。
三府:潼川府(今遂寧一部、綿陽一部)、遂寧府(遂寧一部、內(nèi)江一部)、順慶府(今南充一部)。
三軍:長寧軍、懷安軍(今廣安地區(qū)大部)、寧西軍(今資陽大部)
明朝順慶府包括宋朝順慶府全部、懷安軍全部,外加蓬州三縣)
明朝初年魚鱗冊統(tǒng)計四釧人口不過百萬,到萬歷六年,(四川)戶二十六萬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萬二千七十三.
考慮到明朝人口管理失敗,在同時期南方人口居然銳減,北方人口小幅度增長,而四釧則在張居正施行一條鞭法時人口劇增兩百余萬。
再看土地耕種面積,明初四釧耕地不過一千萬畝,到明朝萬歷六年重新丈量,四釧耕地面積達到4千余萬畝。
人均3-4畝,一戶四口,在農(nóng)耕文明耕種十五六畝地,即便苛捐雜稅,生活也可小康。
如此簡單換算,四釧人口也達到一千萬人口。
由此可知經(jīng)過兩百余年恢復,四釧人口應(yīng)當早已經(jīng)恢復到宋朝人口鼎盛狀態(tài)。
有專家分析,明末四釧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府路人口達到cd府路水平,即便cd府路人口為700萬,如此全川人口也達到1400萬。
在這里主角沒有如此計算,主角按照如下模型,經(jīng)過兩百五十余年發(fā)展,四釧人口達到明末鼎盛水平,即全川人口達到一千萬。
由于張獻忠戰(zhàn)爭破壞,到張獻忠戰(zhàn)死西充之時,四釧人口降落到八百萬。)
宋朝潼川府路人口263萬,而明朝順慶府包括宋朝的順慶府、懷安軍、與利州路的蓬州,如此其人口完全可以達到潼川府路1/3)
周正抱怨道,一些有心人士造謠說大人掉進錢袋子,這也想收錢,那也想收錢,但這都是利國利民的事情,老百姓負擔輕了,官府收入增多了,再說大人有沒有貪瀆什么金錢,怎么這樣沒有良心呢?
錢邦芑感到頗為驚訝,雖然大明田賦雖低,但實際從老百姓那里收上來的非常多,現(xiàn)在每畝只征收6升大米(1斗稻谷),不過二十稅一,也實在太低了。
而范文光是理財專家,在震驚之余,連忙追問怎么這么多?
自三皇五帝以來,各地白役橫行,各個場口都是白役把持征收稅賦,一年下來怎么這么多?
雖然知道大明各地魚鱗冊上的人口、土地算不得數(shù),但也不相信人口土地居然有這么多啊?
拿著毛筆與周正一起回憶所住鄉(xiāng)鎮(zhèn),簡單一算,連連暗拍腦袋,場口店鋪林立,每逢集市七鄉(xiāng)八里的人家充塞集市,過去沒有注意,現(xiàn)在一較確實如此啊。
古代有揚一益二的說話,在南宋年間四川人口超過一千萬,其稅賦幾近南宋朝廷的1/4,雖然經(jīng)過南宋末年戰(zhàn)爭破壞,但經(jīng)過大明兩百余年的發(fā)展,前幾年早恢復到南宋鼎盛時期情景。(滿清兩百余年,四川人口增到到五千余萬,明朝兩百七十年當人能夠恢復南宋鼎盛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