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內(nèi)堂,劉先發(fā)意猶未盡,當即提筆寫了一封親筆信,連夜派人送往早已回到蓬州的楊麟。
此時楊麟燋頭爛額的,不但憂心維持地方統(tǒng)治,更憂心周邊其他勢力蠢蠢欲動。
設伏大敗土暴子,擒獲姚黃頭領姚天動四方震動,姚黃二當家的黃龍急率部退回巴州,姚黃三當家的袁韜率部推出貴仁縣、曾口縣,雖然暫時解除姚黃的威脅,擴大大量領土,但現(xiàn)在局勢仍不容樂觀。
在嘉陵江上游,大西征西將軍張定國、撫南將軍張文秀駐守廣元州,大西定北將軍張能奇駐兵保寧府,隨時可能率部順流而下攻取蓬州,打通嘉陵江通道。
在嘉陵江下游順慶府,雖然因為渠縣出身的禮部主事李含義起義破壞大西左將軍馬元利攻略順慶全境的進程,但在擊潰大西軍李含義部之后,馬元利將進攻的矛頭再次對準楊麟。
正如大家分析那樣,四釧水道交錯縱橫,但最重要的當屬長江水道、岷江水道與嘉陵江水道,蓬州地處順慶府、保寧府之間,連接南北,保證川北水路糧餉。
伏擊戰(zhàn)大敗姚黃,完全暴露義勇軍實力,擔心遭到大西軍瘋狂報復,在驅(qū)逐袁韜,恢復貴仁縣、曾口縣統(tǒng)治之后,擔心攤子鋪得過大分散兵力,楊麟當即決定留下楊威守衛(wèi)曾口縣、貴仁縣,留下龍之幀守衛(wèi)營山縣,而親率護衛(wèi)司、第一司、騎兵局撤回蓬州。
但隨著時間不斷變化,形勢越來越不利于義勇軍,主要表現(xiàn)在;
義勇軍占據(jù)曾口縣、貴仁縣,完全將兩路流寇分割,為了打破封鎖,黃龍袁韜正日夜謀劃,冀求打破封鎖。
義勇軍大勝引起大西軍注意,在楊麟回蓬州的第十天,馬元利派出大西使者,點名道姓要求見面。
來使是剛剛被任命為禮部尚書的江鼎鎮(zhèn),張獻忠義子張廣才,順慶門房殷承柞陪著,大家一起進入知州衙門坐下。
因為楊麟還沒有歸順大西軍,不可能如同電視上那樣大大咧咧的擺上香案宣讀圣旨。
江鼎鎮(zhèn)、張廣才坐在左首,楊麟坐在右首,眾人依次坐下,倒上茶喝了一口之后,江鼎鎮(zhèn)出列道:“將軍本川北書生,寒窗苦讀十余年還不過一介窮書生。
自從出仕以來,將軍更為大明腐敗所不容許,短短一年兩次入獄,法人深思。
將軍遭遇如此,天下黎民百姓無不如此,貪官污吏,巧取豪奪,富家大戶錦衣玉食夜夜笙歌,而貧苦老百姓幾無立錐之地啊。
如今大明已亡,其皇帝早已吊死在老槐樹下面。我皇上承天命,下安黎民,自入川以來,所過州縣士民歸心,不到數(shù)月功夫全川皆降,兵鋒之盛古之未有亦。
將軍舉人出生,文武雙全,為政輕徭薄賦造福一方百姓在地方早有賢名,為將軍紀嚴明多番大破姚黃土暴子,將軍見識當遠在他人之上,莫不歸屬我皇,以將軍之才必得我主厚待,功名利祿封妻蔭子預可知亦?!?br/> 楊麟微微一怔,看了看左側的江鼎鎮(zhèn),不由得暗自佩服。還沒勸降就用對方遭遇引起對大明的仇恨,然后清楚明白的告訴對方大明已亡,張獻忠是天命所歸的天子,勸說為了前途著想應當歸順大西軍。
但江鼎鎮(zhèn)不知道楊麟是穿越族,早已經(jīng)知道歷史走向,再說本尊的遭遇感受不深,現(xiàn)在聽其如此一說,雖然表面上唯唯諾諾表示贊同,內(nèi)心則不以為然。
看著對方,楊麟拱手道:“大明官員無官不貪,民生艱苦,遠非筆墨所能觸及亦。
軒本布衣,寒窗苦讀,本想為官一方造福百姓,但正如先生剛才所言大明官場腐敗而被無端降為副榜舉人,走投無路而投身軍伍。
自從為將為官以來,軒無不以地方黎民百姓為念,懲戒貪官,施行新政,輕徭薄賦,以讓鄉(xiāng)親們有一安身立命之所,雖被同僚猜忌,上級打壓污蔑為流寇張目,但至今百折不回,圣人之言,黎民之安不敢忘亦?!?br/> 楊麟為政,張廣才時有耳聞,現(xiàn)在聽其說起,肅然起敬道:“楊將軍所為,與我父皇殊途同歸亦。楊將軍懲治貪官污吏,為政一方造福百姓,為黎民所喜愛,我等知亦。
我父皇如同將軍一樣為大明所迫,走投無路而高舉義旗,縱橫天下十余載,如此方控制西川,所作所為無不是為了替天行道,無不是為了懲戒貪官,造福百姓亦。
如今大明已亡,我大西兵威之盛古之未有亦,眾將本想兵伐蓬州,南北夾擊,但本將聽聞將軍之賢,多番勸說方前往貴部招降,希望將軍能夠順應天意,歸順我大西亦?!?br/> 楊麟顯得頗為感動,站起來拱手表示感謝后說道:“感謝將軍仗義執(zhí)言,正如江先生、張將軍所言,如今崇禎帝已死,近日風聞蠻清韃子入關,占據(jù)北直隸、山東等地,闖王李自成控制陜、豫之地,而八代王入川,天下擾擾,難遇明主,軒本為蓬州人士,值此亂世,只想保境安民,茍全性命于亂世之中亦?!?br/> 張廣才一聽,氣得胡子豎起,突然眼睛一轉,挖苦道:“如今天下紛紛繞繞,將軍沒有碰到明主,如今蠻清韃子入關,難道將軍認為蠻清韃子可汗是天下明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