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談,這是趙丹的決定。
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冒險,也非常需要魄力的決定。
趙丹做出這個決定,并不是因為他已經(jīng)將所有的變化和可能性都想清楚想明白了,而是基于自己的判斷。
秦王稷和范睢這對君臣搭檔,再加上白起這個戰(zhàn)神統(tǒng)帥,這三個人絕對是秦國建立至今的最強鐵三角,想要擊敗如此強大的對手無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任務(wù)。
如今趙國之所以能夠在整個大局上壓制住秦國取得優(yōu)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趙丹這個穿越者所帶來的那堪稱“未卜先知”的歷史知識。
如果現(xiàn)在求和的話,那么下一次賭局開盤的時候,趙丹這種“未卜先知”的優(yōu)勢就很小了,因為歷史已經(jīng)被改變了,那些史書上發(fā)生過的事情以后會不會發(fā)生,誰也不敢打包票。
到了那個時候,趙丹和趙國想要繼續(xù)和秦國的這個超級鐵三角對抗無疑就更加的困難,勝算比起現(xiàn)在來說無疑是肯定會降低的。
所以趙丹一定要趁著自己的歷史知識還能夠為自己取得優(yōu)勢的時候,在這一戰(zhàn)之中撈到足夠多的東西,為趙國贏回足夠多的籌碼,因為下次可能就沒有這種機會了。
同樣是梭哈,但是歷史上的趙孝成王是劣勢梭哈,趙丹現(xiàn)在卻是優(yōu)勢梭哈,所以趙丹覺得,這一局值得一賭!
就算最終輸了,但只要不像歷史上那樣四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沒于長平,那么趙國也仍舊可能有最后一搏的機會。
所以趙丹賭了,不求和!
趙丹的決定一出,在場的幾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倒是也并不算太過意外。
畢竟當年在閼與之戰(zhàn)前,趙丹的父親趙惠文王可是在廉頗和樂乘兩名大將都不愿出戰(zhàn)的情況下仍舊堅持和秦國人開戰(zhàn),這才有了其后的馬服君趙奢大破秦軍。
如今趙丹只不過是和他的父親做出一樣的決定罷了,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如今這位大王堅持了當年他父王的路線和方針,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只有提出和談建議的樓昌顯得頗為郁悶,多次欲言又止,最后還是沒有開口。既然趙丹主意已定,樓昌這個臣子確實也不能夠再說些什么了。
由此趙國下一步的計劃就完全確定并出爐了。
在下一個時期之中,趙國將會盡可能的利用外交手段去延緩魏國和燕國的出兵,同時在正面戰(zhàn)場上拖住秦國大軍,好讓盟友楚國能夠盡可能的多背刺秦國幾刀,讓秦國更加的被動。
最終的目標,就是迫使秦國人完全退出上黨郡,將整個上黨郡拱手相讓給趙國!
秦軍十幾萬的死傷+整個上黨郡+秦國白白浪費五年時間征戰(zhàn)最后卻一無所獲,這就是趙丹把自己的所有籌碼都梭哈上去之后,所希望能夠贏回來的東西。
在能夠?qū)崿F(xiàn)這一目標之前,趙國絕對不和秦國和談!
當然了,如果能夠讓秦國虧得更多的話,那么就更好不過了。
在敲定了整體的大方針之后,趙國君臣們又研究了一些需要關(guān)注的細節(jié),隨后這次會議便正式宣告結(jié)束了,諸大臣各自出宮,各回各家。
上大夫樓昌回到自己府中的時候,臉色并不算太好看。
不過他的臉色雖然不好看,但是他的這座府邸卻頗為豪華壯麗,和都平君田單的府邸同在一條大街上,屬于不折不扣的趙國豪門。
樓昌的先祖乃是趙國先祖趙衰的小兒子趙嬰齊,趙嬰齊因為被封在樓地而又稱樓嬰,樓氏一族由此而來。從血脈的角度來說樓氏屬于趙國王族分支,由此在趙國興旺之后樓氏也成為趙國大族。
這就是為何樓昌的爵位只不過是上大夫,卻能夠成為趙國公族派三巨頭之一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