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從軍,為將軍大人做事”很快就有人反應過來,雖說將軍會管飯,但是管多管少是一個問題,如果選擇從軍的話,糧食的分量肯定會足很多。
而且還有餉銀,銀子對任何人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更何況他們這些忍饑挨餓的難民。
至于戰(zhàn)死沙場什么的,他們根本不在乎,被餓死凍死的人,他們見過很多了,很多都發(fā)生在他們身邊,很可能頭天晚上還一起露宿,第二天早上醒來,身體就變得和地面一樣冰涼了。
他們對于死亡已經麻木了,眼前有這么好一個機會,讓他們能擺脫隨時被餓死的威脅,只要不是笨人,都會抓住這個機會,何況從軍又不一定會戰(zhàn)死,情況不對,繼續(xù)跑路也不是不行。
從軍之后,戰(zhàn)死沙場的幾率,不一定比餓死的街頭的幾率高,而且還能吃飽飯,沒有餓過肚子的人,永遠體會不到能吃飽,對于經常挨餓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他們都不是懶惰之人,只不過是背井離鄉(xiāng)的弱勢群體,想要給別人干活別人都不要,雖說眼前的將軍能給他們飯吃,但是如果將軍糧食不充足了,肯定會優(yōu)先照顧手下的人,成為他的手下,就意味著有了鐵飯碗啊。
“我也愿意,只要給飯吃,干什么都行”
“我也愿意”
“我也要從軍”
...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從軍,之前他們也想從軍,可是官府招兵要求很高,而且招收的人數不多,他們之中只有少數幸運兒能進入軍中,不再為一日三餐發(fā)愁。
據說登州的人稍微好一些,登萊巡撫孫大人在登州大量招兵,有一萬多人能吃上朝廷的糧,他們很是羨慕,但他們運氣不好,當初選擇的目的地是萊州,想投軍偏偏人家都不收。
孔有德沒想到,想從軍的人數會這么多,原本以為,五千人中,能有個一千多人就不錯了,但是眼前的難民中,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有這個想法,都想進入軍中吃軍糧。
這五千人的年齡和性別組成,并不像普通百姓一樣,各個年齡階層的都有,而是青年男性居多,因為惡劣的生存條件,導致老弱病殘都被淘汰掉了。
年輕的女子可以給別人當丫鬟,或者干脆一狠心,自己賣進青樓,亦或是被自己丈夫或者父母賣進青樓,不會這么顛沛流離。
這么多人,孔有德不可能照單全收,這樣的難民,肯定不止這三千人,接下來肯定會越來越多,如果想從軍的都收下來,短時間提高不了多少戰(zhàn)斗力,反而會形成巨大的負擔。
所以他只給了熊文斌一千個名額,讓他負責招募,等招募完畢,這一千人不可能全部歸他指揮,其中六百人分散補充給步營,炮兵營,火銃營等六個營,其余的四百人才是他的,這四百人暫時不設編制。
不過百總的職位,孔有德打算從自己的親兵中指派,基層的小軍官也由這些百總安排,他要掌握對這支新編軍隊的控制權,熊文斌給他的第一個感覺很好,但這代表不了他的忠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