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版后的《天天快報》新鮮出爐,其他大報社的老板初開始時還不以為意,但第二天的報紙銷量排行榜出來之后,他們就再也坐不住了。
拍在前幾名的仍然是那幾分財大氣粗的報紙,排名第五的是《香江日報》,8月18日發(fā)行量為95500份;排名第四的《明報》,發(fā)行量為113300份,排名第三的《東方日報》,發(fā)行量為185600份,排名第二的《蘋果日報》,發(fā)行量為284500份。
而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是,在這些傳統(tǒng)大報的上面,竟然出現了一個排行榜上已經十年沒有出現過的名字——《天天快報》,而它的發(fā)行量赫然是駭人聽聞的388600份。
金老爺子又看了一遍《天天快報》的小說板塊,面上表情不自覺的凝重起來了,以他的眼界,自然能看得出來報紙上的那幾篇小說有多么大的威力,這些小說文筆算不上出色,可無論創(chuàng)意、題材、內容,都甩開現在流行的武俠小說十幾條街不止。
未改版前的《天天日報》日發(fā)行量只有一兩千份,改版后卻飆升到了三十八萬份,除了版面精美以及物美價廉之外,金老爺子認為,這橫空出世的六部小說居功至偉。
不過金老爺子對《天天快報》倒沒有抱多大的敵意,畢竟《明報》和《天天快報》定位不同,《明報》的讀者群體是香江社會的精英階層,報紙比較少使用震撼讀者的大標題,而且沒有其他八卦報紙的“風月版”,排版及色彩較單調,傾向使用中性用語。
在香江報業(yè)市場,即使大多數年輕人都不喜《明報》,但不少政府單位以及各大學校均會訂閱《明報》,《明報》有它的固定讀者群,從來不愁銷量。
這從昨天的發(fā)行量就可以看出來了,《明報》的發(fā)行量以前一直在十一二萬徘徊,昨天《明報》發(fā)行量就有113300份,即使和從前相比微有下跌,但區(qū)別并不大。
《天天快報》之所以能吸引金老爺子的注意,并非是它的恐怖銷量,而是因為報紙上那六部風格各異的連載小說,這六部小說每一部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隨便一部就能給報紙?zhí)岣咭粌扇f份銷量,而這六部小說卻聚集在一起,即使金老爺子見多識廣,也感到無比的震撼了。
尤其令金老爺子震驚的是這六部小說除了《昆侖》算是畢竟傳統(tǒng)的新派武俠外,其他五部小說都可以說是開宗立派之作。
《昆侖》雖然沒有開山立派,但金老爺子卻尤其喜愛這部小說,他看得出來,《昆侖》是有意向自己致敬的小說,跟他的神雕三部曲相似,一樣是家國大義結合江湖情仇的新派武俠,文筆也在有意模仿自己的痕跡。
至于其他五部小說都各具特點,極具商業(yè)價值,并為逐漸走向沒落的武俠小說引入新的流派。比如仙俠小說《誅仙》,其實真論起來,《誅仙》并不算開山立派,畢竟古代就已經有了《封神榜》、《西游記》,近代也有《蜀山奇?zhèn)b傳》。
但《誅仙》卻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主角張小凡的代入感非常強,輕易就能讓讀者跟隨著張小凡的視角來到仙道縹緲的神州世界,給人以極佳的閱讀感受。
而《斗破蒼穹》更是另辟蹊徑,直接讓主角穿越到異世界中,打破現實世界的條框束縛,斗氣等級的設定也非常的驚艷,總讓讀者有升級的期待感,裝逼打臉的爽度更是讓人欲罷不能。
尤其是那句振聾發(fā)聵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即使金老爺子已經七十三歲高齡,也不禁生出老夫卿發(fā)少年狂之感。
《龍族》則是講述一個平凡的都市少年收到美帝芝加哥遠郊處的一所私立大學:卡塞爾學院的邀請函,隨著路明非同學坐上去往芝加哥的cc1000次列車,踏上了與龍族爭鋒的征程。
咦,看到這里你是不是感覺《龍族》跟某部全球爆紅的青春魔幻小說很像,不過所幸的是金老爺子還沒有讀過《哈利波特》,所以《龍族》這部書在他眼中就成了開山立派之作了,尤其是現實都市和魔幻世界相結合的這個腦洞,更令金老爺子大加贊賞。
《鬼吹燈》這本盜墓小說同樣令金老爺子升起了耳目一新之感,他覺得這部小說商業(yè)價值是六部小說中最大的,這部小說一旦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那么中國版的《奪寶奇兵》就將誕生了。
不僅如此,關于小說中描寫的盜墓專業(yè)知識更令金老爺子欽佩,更完美詮釋了我們中國老祖宗講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深刻含義,連盜墓賊都有這么專業(yè)的技術,不得不感嘆我們中國真是一個充滿歷史韻味的國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