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風焰流火
????即使方言身在藍色寶珠內(nèi),也能清晰地感應到空間轉換時,那種玄妙的空間之力,只是過程顯得異常短暫,幾乎在念頭剛起轉換就已然完成。方言猜測的沒有錯,那處隱藏在火海中卻從未有火焰噴出的地方,正是一處空間之門,可以讓他離開的通道。
????轉眼間方言離開了那個令他有些不安的地方,想要到往一處相對穩(wěn)定的空間,可惜這次他只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果。等他探出神識察看四周,卻發(fā)現(xiàn)周邊依舊炎熱無比,像是并未從那里脫身,此處的熱度與他在溝壑上方時相差仿佛。
????地面熱氣騰騰,頭頂密布紅彤彤濃密煙霧,突然一陣猛烈的颶風刮來,竟然帶起團團火焰,從上空一掠而過。天際流火,此處的景象比先前尤甚,難以想象這是個怎樣的所在,又為何會出現(xiàn)如此駭人的場景。
????方言從空間里閃身出來,立刻感覺到地面的滾燙,空氣中灼人的熱浪陣陣襲來,刮在臉上讓人覺得生疼。天空中紅蒙蒙的煙塵遮天蔽日,目力能及處不過數(shù)丈遠,只有在大片火焰如同被狂風吹過時,借助它點亮天際的瞬間,才能看得更遠些。
????居然是一處火靈氣更加暴烈的空間,方言頓時大失所望,原本他想尋找一處靈氣穩(wěn)定之地,逐步煉化他丹田內(nèi)充斥著的火靈力。先前在那處地火熔巖中,玄靈焰和那株金蓮汲取了大量火靈氣,讓他的丹田里燥熱無比,幾乎與外界的場景也相差不多。
????誰知這里竟然也是如此,方言甫一出來,丹田內(nèi)又開始蠢蠢欲動,那株金蓮對火靈氣的渴望像是沒有止境。方言連忙返身回到藍珠之中,直接坐在湖心島上,這里是冰屬性靈氣聚集之地,他想借助外力將丹田內(nèi)的火靈力暫時壓制。
????功法緩緩運轉起來,不過想要將如此多火靈力完全煉化,怕是要花去不少時日,原因自是他五行平衡的靈根,若他是單屬性火靈根修士,完全用不著如此麻煩,這種狀況反倒是好事。這也是方言修煉上的最大制約,畢竟世間難找五行完全均衡的靈氣,每次煉化都需要他自行調整。
????好在藍珠空間里靈氣充裕,加之他又有大量冰靈氣可用,只要多花一些時間,就能將狀態(tài)慢慢恢復。再說他的本命靈符也需要不斷補充冰屬性靈力,如此正好一舉兩得,方言安心地盤坐下來,正待開始修煉。
????忽然他靈機一動,此刻丹田內(nèi)火靈力充足,為何不能借機順勢而為,在本命靈符中開辟出一道火屬性靈符,若是成功將會令他戰(zhàn)力大增。再者用來凝練靈符的物品手上就有,正是那些得自熔巖中的炎晶,而且從那里獲取的炎晶極為純凈,長時間地火的煅燒等于反復將它們提純過,連精煉的過程都可以省去。
????最大的問題就是點亮靈符能否成功,本命靈符與煉制普通符箓不同,完成了凝練和刻畫之后,還需要用秘術將其點化。這也是本命靈符最關鍵的一步,不僅需要耗費海量的同屬性靈力,還要看施法者的運氣如何,如同煉丹和制符,本命靈符也有成符率之說。
????本命靈符術到手時間不短,只是方言一直沒有機會嘗試,使用的只是現(xiàn)成的冰屬性靈符,就是因為再煉一道十分不易。除去材料難尋,還有成符的條件也很苛刻,如今這些條件恰好具備,方言自然想要嘗試一番,左右不過是損失些材料罷了。
????想到這里,方言取出那枚記載著本命靈符術的玉簡,仔細地看了起來,以前他就認真研習過,現(xiàn)在又從頭到尾再看一遍。又回顧一遍成符過程,方言就取出一塊剛得到不久的炎晶,等到本命靈符在胸前慢慢凝結而成,就將其投入靈符當中。
????然后方言運轉秘術,那塊在烈焰下灼燒都不曾化去的炎晶,居然在靈符中漸漸分解開來,化成無數(shù)微粒懸浮在靈符之中。隨后方言又取出數(shù)塊炎晶,一點點將其全部投入靈符里,等到感覺數(shù)量足夠時,方言立刻運轉功法將這些微粒逐漸凝聚起來。
????整個過程與煉制符皮有些相似,只是少了前面提純的環(huán)節(jié),加之方言用的材料全部都是炎晶,又省去了各種材料融合的過程,是以進度要快上許多。這也是方言湊巧得到不少炎晶,否則他只能用同屬性的其他材料拼湊,而讓這些材料相合也要花去不少工夫。
????省去這些繁雜的步驟,凝練靈符的過程自然快上不少。數(shù)個時辰之后,方言的本命靈符已然改頭換面,從一副白瑩瑩的模樣,變成了紅白分明的兩部分,白色的一面散發(fā)出陣陣寒芒,而紅色的那一半則顯得有些炙熱,看著讓人驚奇。
????紅色部分便是火屬性靈符的符本,到現(xiàn)在僅僅是完成了其中的第一步,接下來是刻畫符文,過程與平時制作符箓相似,只是所需的符文卻要多上不少。方言準備刻畫的,是以中級符箓火龍符為藍本制成的靈符,這種符箓他相對更熟悉,以后使用時也方便許多。
????不過在本命靈符上刻畫,并非使用尋常的符筆,而是用法力凝聚成刺,一點點刻在符本上面。這個過程并不輕松,盡管方言在制符上頗有天賦,一番刻畫下來也讓他累得夠嗆,整整數(shù)個時辰,精神高度集中不敢有絲毫松懈,否則就會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