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東奔西跑的日子,生活終于可以歸于平靜。
混吃等死的日子其實還不錯,可悲的是李二錘還沒有享受幾天,壓寨男人的快活日子就戛然而止了。
一場泥石流,就把他從大山里灰溜溜地趕了出來。
然后,他的肩膀上就多了兩個重擔,一個是沐家寨,一個是李家。
也正應(yīng)驗了一句話,人不能過得太舒服,太舒服就會出問題。
所以,人活著就是一個問題疊著一個問題,要挺胸抬頭地去應(yīng)對才好。
剛剛過去的五天,并沒有什么特別大的事情發(fā)生。
這個臨時拼湊的六口之家,每個人都在有條不紊地忙自己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磨合。
他們的主心骨自然是李二錘。
這些天,老李一直在忙那些手工匠人的事情。
自從李二錘把財政大權(quán)交到了他的手里,他的腰桿子就挺得更加直了。
從燕婆婆手中接過那幾百兩銀子的時候,他也只是短暫地遲滯了一下,就欣然地接受了管家和賬房的使命。
雖然作為管家,現(xiàn)在也沒有什么事情好管,但是手里有了銀子,在鼓動那些手工匠人的時候,就更加有底氣了。
他很認真地找了一個賬本,記下了入賬五百八十一兩銀子的記錄。
有時候,他也會跑到李二錘那里,去匯報收攏手工匠人的情況,李二錘也只是擺擺手,淡淡地說句,這些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就好。
他的干勁就更加足了。
其實,信任才是干好工作的最大動力。
經(jīng)過幾天的不懈努力,外加跑了無數(shù)家藥鋪,燕家兩兄弟竟然搜刮到了八十斤的硫磺、一百斤的硝石。
他們甚至還跑了一趟骨架山,拉來了一大牛車的上好木炭。
然后,就是按照李二錘的要求把硫磺和硝石提純,把木炭碾成細細的粉末,把竹子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竹管。
燕婆婆忙完手頭的活,就會坐在院子里,用慈愛的“眼神”追著滿院子瘋跑的李旌,嘴里忙不迭地大聲嚷嚷,慢一點,小心摔著之類的話。
過不了多大會,她就會心疼地敲著小家伙的屁股,幫他擦掉滿頭滿臉的泥水,再就是,很搞笑地把他剝成光屁股的小猴子。
李旌瘋累的時候也會睡一覺,或者跑到屋后的小溪邊看小魚玩,再就是纏著李二錘講那些很好玩的童話故事。
李二錘除了每天雷打不動的早鍛煉,就是坐在那個新造的茅草屋里寫寫畫畫,一個是為了思考,一個是為了還債。
孫猴子的故事已經(jīng)很久沒有動筆,相信用不了多久,錢小娘子就會來催債。
而且,自己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百家姓》、《三字經(jīng)》、《千字文》默寫出來。
到處都用銀子啊,僅憑坑錢多多一家或者是造酒一途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李二錘需要再開發(fā)出一條掙銀子的渠道來。
至于,探礦、采礦、冶礦根本無法進行,目前一無技術(shù),二無人力,還需要再等等。
印書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地提上了日程。
趙二的時代既然是讀書人的春天,教育自然還是要從娃娃抓起。
《百家姓》、《三字經(jīng)》、《千字文》,并稱為三大國學(xué)啟蒙讀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就是為文化大發(fā)展而生的。
既然《千字文》已經(jīng)問世,“三百千”總要湊全了才成,它們的橫空出世,必然能夠在大宋掀起一股認字、讀書、明理的熱潮。
孫猴子的故事、“三百千”,以后還有三國、石頭記、聊齋、武俠系列等等,這些風(fēng)靡后世的經(jīng)典小說有的印了。
還有活字印刷,思源書局把這個東西搞出來,既能節(jié)約印書的成本,又能加快印書的速度,再加上錢多多遍布各地的商路,賺錢的同時還能傳播中華文化何樂而不為?
這幾日,錢多多并沒有來騷擾,李二錘還是有些詫異的。
剛剛上市的新酒真要是無人問津的話,這個女人早就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跑過來興師問罪了,就憑她的急性子,還能夠在家里忍耐五天?
那就是新酒有銷量了。
至于銷量幾何,李二錘倒是有些期待了。
然后,說曹操,曹操就很配合地到了。
錢多多下了馬車,熟門熟路地進了燕家的院子,就看到了那個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
她的表情一怔,不禁就生起了疑心。
不至于吧?
二錘子才十五歲,沐蓉小娘子根本就不像生養(yǎng)過的女子,反倒更像未經(jīng)人事的處子。
錢多多熟練地堆上一副笑臉,向燕婆婆問了聲好,便蹲下身子,拉住李旌的小手問道:“你叫什么名字呀,阿姊給你拿好吃的好不好?”
李旌搖搖頭,也不怕生,“我叫李旌,阿姊叫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