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媽沒吭聲,眼睛卻是濕濕的,雖然日子窮苦,她男人對她還是不錯的。
大軍奶奶猶豫了一會兒,點(diǎn)頭答應(yīng)了,畢竟媳婦和肚子里的孫子重要。
大軍奶奶這才出來跟楚云說,她們家收下她那些好東西了。
楚云總算松了一口氣,她生怕大軍家不肯收。
她叮囑大軍奶奶,鴨蛋不要腌成咸鴨蛋,炒著給孕婦吃。
什么東西吃新鮮的最有營養(yǎng),吃腌制的就要差遠(yuǎn)了。
晚飯,大軍奶奶用小蔥炒了一個鴨蛋給媳婦一人吃。
楚云伸著腦袋看了一眼那一小碗炒鴨蛋,因為舍不得給油,所以那碗炒鴨蛋看起來干巴巴的,還有點(diǎn)糊。
可是大軍媽卻吃得香噴噴,恨不能連碗底都舔一舔。
這還是她身體太缺營養(yǎng)了,所以哪怕味道不怎么樣,只要是有營養(yǎng)的東西,她就吃得特別香甜,這是身體的本能。
晚上姐妹倆躺在床上睡覺時,楚云小聲問楚月:“你怪不怪姐姐自作主張,把你的醫(yī)藥費(fèi)買了補(bǔ)品給秀蘭嬸?”
楚月依偎著她道:“不怪,秀蘭嬸對我們這么好,我愿意給她買好吃的?!?br/> 楚云用力抱了抱她。
做人雖然要懂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可也要懂得感恩。
小東西三觀這么正,她很滿意。
最后幾天秋收終于過去了,大雨也隨后而至。
鄉(xiāng)親們?nèi)己軕c幸,終于在大雨來臨之前把所有的莊稼全都收到了倉庫里,沒造成半點(diǎn)損失。
就是可惜了紅薯地沒來得及撿的耗子薯,被雨這么一澆,等天晴了就全爛了。
所謂耗子薯,就是村里集體收過紅薯之后,剩下的像手指一樣粗細(xì)的紅薯。
因為太細(xì)小,所以集體不要,被小孩子們稱為耗子薯。
通常等集體收購紅薯之后,各家各戶的小孩會挎著個小籃子再去地里翻一遍紅薯,把這些手指粗細(xì)的耗子薯撿回去。
手腳勤快的小孩一天可以撿好幾斤甚至十幾斤耗子薯,撿上十天半個月也是一袋口糧。
可是今年這場雨,全村的小孩都撿不了耗子薯了。
楚云的十六歲生日也在嘩啦啦的雨聲中到了。
她生日那天,大軍媽特意給她煮了一碗長壽面,里面還放了一個荷包蛋。
農(nóng)村婦女都這樣,不管自己身體怎樣,只要能硬撐著起來就照樣操持家務(wù)。
雖然是手工面,可楚云蠻知足,要知道原主自從父母雙亡之后,一直到死都沒有過一次生日,更別說吃面條了。
不過她沒吃獨(dú)食,而是把荷包蛋分給了妹妹和紅梅,要把面條分給大軍兄弟兩個時,大軍兄弟兩個全都懂事的抱著自己的碗跑了。
楚云只好跟楚月和紅梅分著吃了。
過完生日的第二天,楚云就冒著雨去了村長家里,讓他出面把她姐妹從吳家分出來。
因為她知道自己去找吳家分家,吳家肯定沒有人會答應(yīng),那就只有找村長了,本來村民之間的糾紛就應(yīng)該找村長。
村長卻以為她是來問啥時候組織全村開大會批評吳老漢,道:“等雨一停我就召開大會批評你爺爺,這事我沒忘,你不用來提醒?!?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