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然回了洪州城大約半年的陸婉兒,也不是終日無所事事地,相反甚為忙碌。
初始回來之時,已經(jīng)不那么抵觸回陸府了,終是自己出生和長大的地方,且年紀漸長便也解了許多和父親相關(guān)的心結(jié)。倒也不是原諒了他對于母親存得那些虧欠,只是就當(dāng)下的社會環(huán)境而言,他自己亦不知曉哪里做的是不夠或不對地。
若細論起來,陸家老爺并不是一位苛待妻女之人,雖極好面子卻也沒有對陸婉兒特別地急嚴令色過,婉兒對他的疏離終是源于母親而已。
收到姐姐書信時,陸婉兒還是很擔(dān)心父親身體狀況的,到底是血濃于水的父女;而在當(dāng)初執(zhí)意與岳府?dāng)嗔岁P(guān)系后,陸父也是托了姐姐想要規(guī)勸陸婉兒回家的。即便對兩位女兒再失望,也不愿她們流落在外,僅憑這一點他便算是一位好父親。
回到陸府后,陸婉兒著急先去書房探望了陸老爺,得知其病雖久矣,卻是慢性之疾只需好生調(diào)養(yǎng)便尚無性命之憂后,那顆懸了一路的心才算放了下來。也才空出時間帶上禮物去向姨娘們請了安,最后才去了一別經(jīng)年的姐姐那里。
其實陸婉兒剛剛回來,陸父是沒尋到合適機會說的,之前有意對珍兒說了些近來自己身體抱恙十分想念婉兒的話,大體也是知道姐妹信中定會提及一些。
自從婉兒與岳家和離北上之后,陸老爺也僅收到一兩封寫于他這個父親的書信,大概交待了些在沂州府做生意的事,寥寥數(shù)語。
許是怕父親對和離之事不滿,也許是在其母親去世后心思就重了。陸家老爺向來對自己家這位二小姐,有些琢磨不定卻又做不得主,更不能直言苛責(zé)的那種復(fù)雜感受,或許也僅是因為自小在她身上所花費心思極少的緣故,父女感情上不算特別深厚。
但其實自內(nèi)戰(zhàn)之后陸記生意出現(xiàn)危機開始,到后來岳府出事,再到現(xiàn)如今陸婉兒執(zhí)意要在洪州府做起了生意,他都是知曉陸婉兒身具行商之才的,只是無論何時,身為女兒家能有個好歸宿方才是正途,這亦是陸家老爺?shù)膱?zhí)念。
珍兒臉上有傷,不能強求的原因無非是怕無人真心待她,嫁去別人家里徒增委屈。
可婉兒不同,年紀輕輕總不能一輩子也如珍兒那般獨守空房,孤獨一生;而這些事除了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可還有旁人會為其操心?
因此想要陸婉兒回來,主要原因便是恰好有媒人尋了幾戶不錯地人家來問,陸家老爺又深覺應(yīng)該履行他作為父親的責(zé)任,想要再為陸婉兒尋一門好親事,而不是任由其一個年輕女子,獨自在異鄉(xiāng)漂泊......
若是陸婉兒知曉父親存得是這般心思,當(dāng)真不一定那么快趕回來,好在很久未見,父親尚未提及此番心事,雖都是些良苦用心的好意,卻不是陸婉兒可以接受的回家理由。
前兩日沒有著急安排銷貨一事,陸婉兒在陸府修整了一天,之后便先帶了些銀錢與禮品去探望了舅舅、舅母。
舅母執(zhí)意不肯收婉兒特意帶來的利潤分紅,只道生意才剛剛開始,還是先留在她那里做本錢,等日后賺的更多時候再收取也不遲。
想來也是因為兩人淡泊,府上所需銀錢不多,陸婉兒便把打算與溫府合作之事細述給了舅母聽,也不在推搡客套地表示可以把這部分銀錢,亦當(dāng)做舅母新入股的本錢,如此不僅茶館這點兒小生意可以分紅,日后那些進賬更多的大生意舅母亦可得一分利。
只是想回報舅母之前,曾對其全力支持的恩情。陸婉兒亦覺得無需與溫家提及,只從自己日后的利潤中單扣就是了,雖說于舅母來說或許無所謂之事,但越是如此就越不能讓舅母白白付出,而她也只能用這種俗套的方式給予其報答。
直至第三日午后,陸婉兒才帶著丫鬟玲兒一道去李府,探望李家少奶奶岳沐舒。不過兩年時間未見,再見發(fā)覺沐舒的變化甚大,還是剛到沂州不久替她挑的簪子,倒吃不準樣式上現(xiàn)在的她可還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