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電視、筆記本電腦,全部都打開……
2003年12月31日晚,這是國內(nèi)許多娛樂記者的工作狀態(tài),電視用來搜集寫作素材,國內(nèi)第一家省級衛(wèi)視藍莓衛(wèi)視要直播跨年演唱會,這話題不可謂不大。
電腦用來關(guān)注網(wǎng)上的熱點,不論是顏值在線的冠希哥,還是酷酷的霆鋒兄,隨便在跨年演唱會的舞臺上跳躍幾下,這都會是全國歌迷們熱烈討論的話題。
更別說,有人還傳言,周董也將會參加這場在紅堪體育館主辦的港島跨年演唱會。
筆記本電腦是寫作工具,現(xiàn)在這個時代要求的就是效率,因為沒有哪家報社的總編會希望自己的手下,是半夜騎著自行車來送稿件的,而且那稿件還是全文手寫。
而2003年8月,才供職于京師一家新創(chuàng)辦的娛樂周刊《明星bigstar》的韓炳江,同樣也是如此。
在少年時代,韓炳江就對電影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那時,央視只有兩個頻道,每周末晚上放映一部20世紀??怂构镜碾娪埃钏钌钪?。
在當(dāng)時,華夏還沒有專業(yè)的娛樂報紙,于是韓炳江就自費訂閱了《華夏電影報》和《文匯電影時報》,每周都貪婪地閱讀著,也開始學(xué)著寫寫影評。
出于對電影的熱愛,大學(xué)畢業(yè)后,韓炳江砸掉了工廠廠辦秘書的“鐵飯碗”,去了津門一家電影公司的下屬影院,日常工作就是寫寫宣傳材料和影評。
慢慢地,國營單位刻板的生活讓韓炳江感到乏味,業(yè)余生活里的大量閱讀則為他開啟了另一扇窗戶。韓炳江從小就喜歡看歷史書,而“野史”、“秘聞”一類的文字無疑更吸引他。
2000年1月,津門的《每日新報》創(chuàng)刊,當(dāng)時全國所有的媒體設(shè)立的都是文化新聞部,而這家報紙開宗明義,要招的是娛樂新聞部記者。這無疑更加符合韓炳江的興趣,于是他應(yīng)聘到了《每日新報》,負責(zé)電影新聞的報道,跟全國的文化記者一樣,報道著“八小時以內(nèi)”的工作新聞。
……
而《明星bigstar》是韓炳江的第四份工作,他相信,這也是自己事業(yè)即將起飛的地方,于是乎,還不到晚上八點,韓炳江就眼睛也不轉(zhuǎn)地緊盯著電視機屏幕。
【在我宣布,2003到2004年度港島即藍莓衛(wèi)視跨年演唱會正式開始!】
電視屏幕雖然是黑的,可韓炳江卻是能夠聽出,演唱會的主持人是港島的金牌司儀兼著名演員dodo。
【下面有請來自內(nèi)地的新銳歌手安風(fēng),為大家?guī)砀枨秎ovestory》!】
即便是報出了內(nèi)地新銳歌手的名字以及她將要表演的音樂作品,電視機熒幕仍然是漆黑一片。
“唉!”
韓炳江嘆了口氣。
都回歸六年了,可港島的娛樂圈依然對內(nèi)地的娛樂圈充滿歧視,歌手恐怕都已經(jīng)上場了,而且這還是在全國直播,可依舊沒有畫面。
不過,這也是個寫作熱點呀!
想到這兒,韓炳江頓時就來了精神,舒緩一下手指,便要開始碼字。
可這時,漆黑的電視機熒幕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條藍色的光帶,而那條藍色的光帶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緩緩升起…
咦…,可以啊!
港島的舞美都已經(jīng)先進到如此地步了,竟然能讓歌手在空中唱歌。
果不其然,韓炳江還沒贊嘆完畢,一道白色的追光燈就打在那條藍色的光帶前端。
而在追光燈的照耀下,一位身穿銀色抹胸,銀色熱褲,黑色長筒靴的靚麗女子,正舉手向全場觀眾致意。
【hello,大家好!】
雖然現(xiàn)場觀眾不認識這位天橋上的妹紙,可依然仰頭對她報以熱烈的掌聲。
【“啪啪啪…”
“妹紙好靚!”
“妹紙,看這里,看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