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歸化縣子李牧,原為吾大唐化外遺民之后,念其獻軍之白藥有功,朕念其心歸大唐,特封縣子之爵位,然得爵之后,歸化縣子未忘皇恩,今又有獻海雪鹽之舉,實乃大唐之幸事,李牧之幸事;李牧者,德才兼?zhèn),忠心可加,屢次獻祥瑞之物,與大唐有功,特此改封歸化縣子為壽山縣伯,封泉州別駕,準(zhǔn)許建立泉州水師,封泉州水師統(tǒng)領(lǐng),水師一切要事歸壽山伯一應(yīng)統(tǒng)領(lǐng),自行建立,可不予向朝廷通報!
“欽此!”
一封從長安到泉州的圣旨,確定了李牧在泉州的地位,也將他在大唐的爵位向上提了一個等級,目前李牧成為了大唐的縣伯。(俗稱伯爵。)
這圣旨上前兩個賞賜,都不是李牧在意的,這兩件東西,算的上是意外驚喜吧,他最在意的是后面那個冊封的職位。
李二準(zhǔn)許他建立泉州水師。
這證明了李牧可以大張旗鼓的建立屬于自己的力量了,在加上別駕之位,泉州可以確定是李牧在大唐的大后方了。
雖然對圣旨里,李二還有那幫老臣不負(fù)責(zé)任的話有些好笑。
這圣旨的內(nèi)容很明顯,自行建立,可不予通報。
擺明了意思就是,泉州水師可以建立,但是朝廷不會拿出一分錢,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水師對于大唐朝廷來說沒有陸軍分量重要。
也難怪,中國古代一直是注重陸軍,而忽略海軍的,否則的話,憑借中國古代海船制造的技術(shù),早于歐洲幾百年就開展對外殖民了。
從鄭和下西洋,告訴歐洲國家船是可以制造的很大的,才激發(fā)了歐洲人那欲壑難填的野心,也開啟了歐洲大航海時代。
而中國卻依然留戀著中原陸地,從未將眼光放到大海上去。
李牧很無奈,他也深深的體會到,老祖宗們對土地的眷戀,對農(nóng)業(yè)那種深入骨髓的依靠,才使得這個民族將目光放在了土地上,而不是大海之上。
雖然很無奈,但是李牧也慶幸,慶幸古人不重視大海,不重視水師,否則的話,也不會這么輕松的同意他建立泉州水師。
接過圣旨的李牧,沒有在意周圍人群的恭賀之聲,只是應(yīng)付了衛(wèi)大用等泉州官員的祝賀。
再讓梅兒給了前來宣旨的太監(jiān)一些賞錢后,將其送上了回長安的官船。
隨著壽山歸化子爵府換上了壽山伯爵府的牌匾,當(dāng)然了興化坊的子爵府牌匾早就換好了。
然后就是宴請了。
在這些宴請中,他這個泉州別駕,需要單獨宴請泉州官員一次,也算正式的見一見泉州各級地方官了。
宴會后,所有的事情,還會按照以前的規(guī)律執(zhí)行下去,泉州府不會因為多了李牧這個別駕,而發(fā)生什么。
與此同時,泉州海雪鹽也開啟了第一批成品的銷售活動,這一批海雪鹽除了三成交給牧豐號來銷售。
至于剩下的七成部分,要交給誰來銷售,李牧沒有明確對衛(wèi)大用說明。
之所以沒有說明,是因為有太多人,在知道海雪鹽的存在后,盯上了海雪鹽銷售的事情。
雖然沒有提海雪鹽的銷售問題,李牧卻提議衛(wèi)大用召集泉州的店鋪商號,召開了一次以官府主導(dǎo)的座談會。
在座談會上,李牧提議泉州參加座談會的商號組成泉州商會,牧豐商號管事梅霜任泉州商會會長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