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好友門閥掘墓人的500大賞~~)
“前排橫平舉,后排側平舉,向前看齊!”
“稍息,立正!”
“報數(shù)!”
“一、二、三、四、五……”
哪怕分成了兩百人的小隊,由各自隊正帶領,也是最少反復練習了十來遍,多者甚至達到近三十遍才能勉強站成如后世小學生做廣播操那樣的隊列。
楊彥并沒別的要求,只是站直,不許交頭接耳,不許左右亂看,不許移動,雖然有人不解,或許還有人暗中不滿,但是連楊彥自己身為國相,持節(jié)都督,也陪著一起站的筆直,別人還能怎么樣呢?
況且站隊列與蹲馬步誰輕松誰苦,這不用多說。
其實站隊列是非常有用的,通過站隊列,可以培養(yǎng)出一支軍隊的紀律。
無論是鴛鴦陣,還是集群返身回射,都需要嚴格的紀律保證,楊彥希望塑造出一種遵守紀律的意識。
接下來的三天,親衛(wèi)照常站三體式,士卒則在蹲半個時辰的馬步之后,開始操演鴛鴦陣,鴛鴦陣又可根據(jù)戰(zhàn)場形勢變化分為兩才陣與三才陣。
因著站隊列的效用,結為鴛鴦大陣的時候,士卒也能隨著口令進退,只是一旦變?yōu)閮刹抨嚮騼刹抨?,就明顯的亂了起來,其中什長的表現(xiàn)未必盡如人意。
畢竟什長是全陣的樞紐,需要眼觀八方,耳聽六路,即要留意上官的旗號,還要指揮各種兵刃掩護進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個人素質的要求不可謂不高,于是楊彥根據(jù)各人的表現(xiàn)調整什長的位置。
簡而言之,你行你上,不行就下,如果一個陣中有兩個以上的人符合要求,那就調出去一個。
到第三天晚上的時候,站隊列取得了突破,一千多人可以合在一起站,甚至荀華還把女營組織起來跟著站。
楊彥不得不暗嘆,確實是個賢內助啊。
什長的位置也終于固定下來,盡管鴛鴦陣只是個花架子,真正用于實戰(zhàn)還需要不停的操演,但人員穩(wěn)定,就可以專心訓練。
隊伍一邊操演,一邊前行,漸漸接近了淮水。
這一次的行軍路線也是諸多考慮,首先是避開城池,這不用多說,一個個城,形同于一個個獨立的王國,若是叩門而入,百分之百不會被放入城里,還更有可能發(fā)生沖突,倒不如不進。
其次是避開臨淮郡中部,這一帶開發(fā)度高,城池密集,下轄十來縣,塢壁的密度也相對較高。
第三是因劉隗被司馬睿任為鎮(zhèn)北將軍、督青徐幽平四州諸軍事、假節(jié)鎮(zhèn)淮陰,此人比刁協(xié)更加刻板,對違反禮教、不遵法度、上侵皇權的行為近乎于零容忍,又是西晉望族,彭城劉氏出身,為避免麻煩,淮陰也需要避開。
因此只剩下一條路可走,即沿著破釜塘東側一路北上。
破釜塘是洪澤湖的前身,由一系列淺水灘涂、沼澤和小湖泊構成,沿著淮水呈南北分布,方圓近萬里,處處可見水鳥翱翔,尚未完全枯黃的蘆葦望不到邊,沿途周近數(shù)百里了無人煙,殘尸骸骨倒是偶爾得見。
就當時而言,破釜塘絕對不是水草豐美之地,反因蘆葦一年年的腐爛堆積,滋養(yǎng)了無數(shù)的蛇蟲,水體也因缺少流動,腐質過多,過于富營養(yǎng)化,各種植物水草瘋長,魚蝦卻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