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的,葛洪一家三口買了紙,就趕往楊彥擺攤的角落,那張簡陋的幾案仍在,附近也已經圍上了十幾個人,都在議論紛紛。
“楊家郎君幾天沒來了,不知今日會不會來?!?br/> ”今日雨過天晴,理當前來,咱們再等等吧。“
鮑姑看著滿臉失望的葛慧娘,問道:”再等等?“
葛慧娘偷偷瞥了眼葛洪,便咬咬牙道:“那就……稍微等一會兒吧?!?br/> 圍的人越來越多,都在議論楊彥會不會來,甚至有人開起了賭局。
魏晉南北朝賭博成風,上自皇帝、官僚士人,下至販夫走卒,大有人沉迷于此,其中花樣繁多,賭資豪奢,令人膛目結舌,而且隨時起賭。
例如以楊彥來不來的賭局,至午時為限,竟然有了好幾十個人參與。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突然有人叫道:“來了,來了,楊家郎君來了!”
“咦?楊家郎君的穿著怎如此奇怪?”
”唉,輸了,輸了!“
葛慧娘也連忙看去,卻是瞬間面色一變,在楊彥的身后,還跟著個身著孝服的俏麗女孩子,年齡似乎比自己稍小一點,但容顏并不遜色于自己。
鮑姑留意到了葛慧娘的神色變化,淡淡道:“咱們先別上去,看看再說?!?br/> 葛洪也搖了搖頭:”這孩子的衣著確是不倫不類啊?!闭f著,就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寬袍大袖。
楊彥嫌棄時人常穿的寬袍大袖拖拖拽拽不利索,褐衣雖然穿著方便干活,但他覺得穿身上不夠瀟灑,于是讓蕭巧娘以宋朝服裝的式樣幫他做了身外套。
因為唐朝是圓領服,胡風濃厚,當時在江東,很少有人穿胡服,楊彥也不想太另類,而宋朝的衣服是交領,且修身狹窄,干活的時候把下擺摞起塞進腰帶,絲毫不影響利索。
“楊家郎君玉樹臨風??!”
“是啊,這身衣服雖然古怪,但是穿在楊家郎君身上,當真是儀表堂堂,改天我也去做一套!”
耳邊傳來指指點點聲,蕭巧娘俏面含羞,心里隱泛得意,畢竟衣服是她一針一線逢起來的。
楊彥則是面帶微笑,一一回禮,一路走了過去,把東西放下之后,拱手道:“各位父老,承蒙掛念,彥之感激不盡,今天在為各位診病之前,容我先奉上一出評書,名曰《三國演義》!“
”評書?“
眾人面面相覦。
葛洪一家也頗為不解,葛慧娘便問道:“阿母,評書是什么?”
“不知!”
鮑姑搖了搖頭。
這時,有一人放聲問道:“楊家郎君,何為評書?”
“聽來便知!”
楊彥神秘的笑了笑,清了清嗓子之后,就說道:“三國演義講的是后漢末年至我大晉立國之前的一段歷史,其中英雄輩出,氣勢磅礴,留下了幾多佳話,想必或有人了解。
不過今日我所言,是經過加工改編,若與正史有出入,請不必過于深究,一笑了之即可。
現(xiàn)在我為大家奉上第一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刷的一下,楊彥掏出把折扇,瀟灑的甩了開來,扇上半幅繪有水墨山水畫,畫的是小橋流水人家,一女子撐傘立于橋頭,另半幅題詩一首:輪如明月盡,羅似薄云穿,無由重掩笑,分在秋風前。
然后輕搖折扇,朗聲道:“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周末七國紛爭,并入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