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出于現(xiàn)實的利益,還是未來的隱患,司馬家都不愿見到東海國重振,只是罷黜東海國重新僑置,裴妃又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人家大老遠(yuǎn)的來投靠你,可你倒好,一見面就把人家的國家給罷掉,究竟是什么人才能做出這種事?
本以為先把裴妃誆來京中,名為照料,實為軟禁,等心平了,氣順了,再慢慢開解勸說,總能把東海國罷去,或者過個兩三年,東海國亡于石勒之手,成了即成事實,那時不僑置也得僑置,卻是沒料到,裴妃竟然當(dāng)堂要求重振東海,并且不是商量的語氣,而是要求,直接舉薦國相主持國政!
從禮法與感情上來說,這個要求合乎情理,卻越過了父子倆的底限,他們就怕裴妃與高門士族勾結(jié),動搖司馬家的江山。
不過二人也都清楚,必然有人反對。
果然,陸曄不悅道:“東海王死后,已由懷帝下詔降為縣王,東海國形同被廢?!?br/> 裴妃毫不示弱道:”王爵雖降,國卻未廢,大中正怕是有所誤解?!?br/> ”哼!“
陸曄冷哼一聲:”當(dāng)今國家初定,人心未穩(wěn),內(nèi)帑空虛,外有強敵,陛下好心,接你回京頤養(yǎng),你當(dāng)感念才對,怎能節(jié)外生枝,使陛下為難?“
”哦?“
裴妃訝道:”大中正這話,孤就不明白了,孤不過意欲保全亡夫封國而己,怎就使陛下為難?若是擔(dān)心錢糧不足,那孤盡請大中正放心,孤不取朝庭一錢一糧,只為舉薦一人出任國相,況淮北有此封國,亦可為我大晉屏障,若是大中正有不為人知的顧忌,可向陛下請詔,罷黜東海?!?br/> 這話就很重了,陸曄無論如何都不會當(dāng)這個出頭鳥,索性不再吱聲。
朝中眾人也是相互看了看,都為裴妃銳利的辭鋒而驚訝,同時也都讀出了裴妃重建東海國的決心,階上的司馬睿父子不禁暗暗頭疼。
荀崧拱手道:”陛下,不妨先聽聽王妃欲舉薦何人?!?br/> ”嗯~~“
司馬睿覺得可借此緩和氣氛,點了點頭。
裴妃道:”妾舉薦楊彥之任東海國相!“
”荒謬!“
這話一出,刁協(xié)忍不住大怒:”此人乃寒門素人,怎能任兩千石國相,王妃豈可拿國法當(dāng)兒戲?“
裴妃冷著臉道:“朝庭是朝庭,東海是東海,朝庭以門第取人,孤之東海唯才是舉,楊彥之譜臨江仙與虞美人,作春江花月夜,口誦三國演義,其才尚書令不會不知,否則何至于兩次征辟?若是尚書令有更好人選,不妨向孤推薦一個?!?br/> ”這……“
刁協(xié)啞口無言。
是的,東海國是實封王國,裴妃在法理上可當(dāng)國,擢取什么樣的官員自有主張,未必一定與朝庭取同一標(biāo)準(zhǔn),況且東海國那地方幾近于死地,舉薦別人出任國相,萬一石勒來攻,多半是死,即便蒼惶出逃,也從此將背負(fù)上污點,終生仕途斷絕,這是嫌得罪人不夠狠的節(jié)奏啊。
關(guān)鍵是,他也不能否認(rèn)楊彥之的才能,否則為何要連續(xù)兩次去征呢?
司馬睿想要說些什么,卻見司馬紹遞過來的眼色,似是另有寓意,于是閉嘴不言,靜觀群臣圍攻裴妃。
紀(jì)瞻緩緩道:“王妃此言差矣,東海雖是實封王國,卻也是我大晉國土,若由一寒門任兩千石方伯,將置天下諸多方伯于何地?”
裴妃不講理道:“別人如何著想孤不管,若是有人恥于與楊彥之為伍,那他可向陛下自請去職,孤倒不信,堂堂一郡之守竟無人擔(dān)當(dāng)!“
紀(jì)瞻面現(xiàn)不快,不再言語。
虞潭接著道:“王妃何必胡攪蠻纏,我朝以九品中正法取士,已成制度,想必令夫在世,亦不會取楊彥之這類寒素托付大任?!?br/> 裴妃不齒道:“宗正聊也莫要顧左右而言他,既然你欲插手孤之封國,那好,孤觀你虞氏虞仡頗有才量,孤向陛下請其為東海國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