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你餓了嗎?”
錢猴子問。
這不說還好,一說奶奶的肚子直接叫了起來。
她突然望向錢猴子,表情有些恍惚。
下一刻,一愣,道:
“哎,狗兒,你回來了啊。
哎喲你怎么才回來,擔心死奶奶啰?!?br/>
老年癡呆的同時有時也會伴隨著遺忘。
最近奶奶的記性越來越差了。
而錢猴子則早已習慣。
雖說無論多少次心里都還是有些苦澀。
—
錢猴子一直沒敢去想。
他不敢想奶奶要是哪天走了自己該怎么辦。
他只是在奶奶忘事的時候有些難受。
卻還是擺出一副溫柔的聽話笑臉,道:
“是的,我回來了,你餓了嗎?中午想吃什么?我給你去做?!?br/>
“吃……我想吃蒸餃,豬肉餡的蒸餃,你和你爸爸小時候最愛吃這個了?!?br/>
她說完,又連同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連連擺手。
如同一個急于證明自己的小學生:
“狗兒,我,我很聽話的,你說的話我都記著呢。
你不在家的時候。
我沒有去廚房,也沒有去外面。
我也沒有吃你說的那些垃圾食品。
我寧愿肚子餓著,都沒吃。
我就乖乖的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
我沒吃,真的沒吃。
我很聽話的。
真的很聽話的。”
“對,奶奶最聽話了,奶奶是天底下最漂亮最聽話的好孩子對不對?”
錢猴子耐心的哄著。
然后去了廚房做蒸餃。
不知為何,腦海里總是回想起奶奶急于證明自己沒亂吃東西的心酸一幕。
錢猴子小時候聽奶奶說過:
奶奶年輕的時候,有被人冤枉偷東西的經(jīng)歷。
——而且不止一次。
當時是農(nóng)村,父母用繩子把她吊起來打。
打的滿身是傷。
父母罵她不聽話,人丑心還丑。
奶奶則一個勁的哭著解釋,一個勁的說自己沒偷。
可父母并不相信。
怎么看奶奶怎么來氣,仿佛她不是自家的女兒而是自己的仇人。
——
后來,事情水落石出。
那個冤枉奶奶的村民一臉尷尬的說東西找到了。
只是地方不太顯眼,所以他剛開始沒看見。
但洗清冤屈的奶奶并沒有得到父母的道歉。
兩人要面子,所以擺出一副自己啥也沒錯的姿態(tài)。
雖不再罵奶奶是丑人丑心小偷。
卻還是一個勁的嘮叨。
說奶奶不聽話,不懂事。
——
“我們說你幾句怎么了?我們辛辛苦苦把你養(yǎng)大還不讓我們說了是不是?”
這是那對父母最常說的話。
還說什么……
〔要是當初生下來的是個男孩兒就好了?!?br/>
〔是個男孩就不會有這么多的麻煩。〕
說什么:
〔女兒都是要送給別人的?!?br/>
〔只有兒子才是自己的?!?br/>
——
—
是的!
這是個典型重男輕女的封建家庭。
而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
奶奶養(yǎng)成了反復強調(diào)自己的性格。
〔我很聽話,我很聽話的?!?br/>
〔不是我,不是我干的?!?br/>
〔我會聽話,我會聽話的。〕
〔我很懂事,我真的很懂事?!?br/>
一切的強調(diào),只為了后面的那句:
〔所以,請不要打我……〕
—
—
—
作為自己唯一的親人。
錢猴子自然是很在乎奶奶的。
因此當奶奶無意間表現(xiàn)出一些懂事心疼的場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