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早,張一鳴剛剛在黃海公園跑了一圈,bp機就響了。
他低頭一看,是一個陌生的號碼,他四下看了一眼,跑到了最近的一個公用電話亭。
“大姐,能借我一下電話卡嗎?”
這時候路邊的公用電話亭數(shù)量原本很稀少,而且用的還是郵政統(tǒng)一銷售的電話卡,卡片上有磁條,面額從五塊錢到二十塊錢不等,前世里用慣了手機的張一鳴,沒想到自己會有用公用電話的時候,自然沒有電話卡,黃海公園離最近的小賣店又有段距離,張一鳴只能張嘴跟剛剛打過電話的一個女人說道。
“用吧!”
“謝謝了啊!”
女人很大方,直接就把手里的電話卡遞給了張一鳴,眼睛都沒眨一下。
張一鳴按照bp機上顯示的號碼回撥過去,竟然是譚紅梅。
“小鳴,食品廠投資的事兒王發(fā)和我說了,我想跟你聊聊這件事,有時間嗎?”
張一鳴一愣。
王發(fā)這嘴巴也太大了吧,眨眼的功夫怎么就把這事兒告訴譚紅梅了?
他和人家很熟嗎?
“行,譚姐你說個地方吧!”
盡管不知道譚紅梅為什么要找自己,畢竟兩個人算是合作關(guān)系,維護好譚紅梅,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大姐,謝謝了?。 ?br/> 掛了電話,張一鳴十分感謝的把電話卡雙手還給了借給自己電話卡的大姐。
“沒事兒,對了小弟弟,我跟你打聽個地方,通港街怎么走?”
張一鳴微微有些詫異,這個女人的口音明明就是通遠縣的,怎么會連通港街都不知道呢?
“哦,從這條道兒一直往南走,過個交通崗右轉(zhuǎn)就是了。”
“謝謝了!”
女人笑著對張一鳴道了聲謝,然后就轉(zhuǎn)身離開了。
張一鳴看著女人的背影,黑色的連衣裙,肉色絲襪,粗跟的高跟鞋,微微有些豐腴的體型,沒有什么特別的,唯一特別的應(yīng)該是她手里拎著的那個包吧,金猴牌的,價格不算便宜。
這個小插曲很快就過去了,張一鳴又跑了兩圈之后照例去了范玲玲的攤子,忙到九點多,回家洗漱了一把,就推著自行車出門了。
譚紅梅約的地方是她的家。
張一鳴對譚紅梅說的位置不陌生,前世里,他在這個地方住了三年,自己的父母在這兒住了九年。
這里是通遠縣的郊區(qū),房子建的沒有任何的章法,橫七豎八,木頭棚子、石棉瓦棚子隨處可見,此時是十一月,氣溫已經(jīng)有些低了,即便如此,路過旁邊的垃圾站的時候,張一鳴還是有些作嘔。
好在張一鳴對這里有印象,七拐八拐了差不多十幾分鐘,張一鳴找到了譚紅梅說的春和胡同66號,一個緊挨著路邊的小院。
小院外面的圍墻不高,就是水泥抹的紅磚墻,上面插滿了碎玻璃,以前住平房,保證居家安全的手段有兩種,一種是養(yǎng)狗,一種就是在墻上插玻璃、插鐵絲,只是張一鳴后來扎根東灣,到處都是鋼筋水泥的高樓,這種畫面倒是再也沒見過。
除了這些碎玻璃,墻上還爬滿了爬山虎和紫薔薇,倒是讓粗糙的磚墻看起來多了幾分柔和。
張一鳴敲了敲大門,很快就聽到了腳步聲。
“小鳴,進屋兒坐,家里條件不好,讓你見笑了??!”
“譚姐說的是啥話,這院兒里收拾的干凈利索,看著就舒服?!?br/> 張一鳴說的是實話。
小院雖然不大,但地面掃的很干凈,連草刺都看不到一根,靠墻跟搭了個水泥板,上面擺了十幾盆花,屋兒前面是洋井,下面擺著個大洗衣盆,里面的水清清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