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峻開門見山問道:“蔣大師,青鋒今天下午始終和在一起嗎?”
“是啊,下午我在鑄劍,青鋒一直在我旁邊——”蔣開突然醒悟過來,“路少俠,你不會懷疑青鋒吧?不可能是他!”
“此話怎講?”
“青鋒是孤兒,自幼便被我收養(yǎng),他在鑄劍上頗有天賦,比犬子還要高,我始終將他弟子一樣看待,日后衣缽也要由他來繼承,他怎么可能背叛我?”
技藝傳承上,鑄劍師與宗門世家一樣,也分為兩派。
一派是世家式的血脈傳承,絕不傳與外人,而另一派則與宗門一樣,只選擇最正確的繼承者。
很明顯,蔣開屬于后者。
路峻眼中閃過一道疑惑,若真如蔣開而言,青鋒確實沒有作案動機,但密室中,卻再無他人的足印。
“如意境高手?不可能……”
兩者相對而言,路峻更傾向于青鋒。
原因很簡單,在蔣開與崔曄比劍之前,并沒有發(fā)現(xiàn)長劍有異,說明至少在抽劍之前,真假碎玉劍很像。
而能夠仿造如此之像的,定然對碎玉劍很熟悉,當是內(nèi)賊無疑。
不過路峻沒有說破,而是取過劍匣,邊用慧眼察看起來,邊問道:“蔣大師,碎玉劍可有外人見過?”
“不曾,除我之外,只有青鋒與犬子……”
蔣開突然停了下來,伸手把斷劍拿過去,死死盯著劍柄上的纏緱,臉色漲得鐵青,拿劍的手不自覺地用力,被劍鋒割破都沒有發(fā)覺。
為了防滑吸汗,劍柄往往都要纏以緱繩。
緱繩種類有許多,或草,或布,或皮,纏法也因人而異,各不相同。
路峻暗罵自己一聲好蠢,居然忘了這個最容易入手的地方,看蔣開的樣子,分明就是認出這纏緱是出自何人之手。
“蔣大師,這緱繩是何人所纏?”
“孽子,孽子!”
蔣開怒罵兩聲,什么話都不說,抬腿便向密室外沖去,路峻急忙跟上。
蔣府的人已經(jīng)得到消息,都聚集在書房外。
蔣開沖到一個少年面前,抬手便是一巴掌扇去,將那少年扇倒在地。
“爹,你為什么打我?”
少年捂著臉,驚愕地望著蔣開。
門外眾人已知,這是蔣開之子蔣昆吾,卻不知蔣開為何大發(fā)雷霆。
“孽子,還不如實招來,碎玉劍被你藏到哪去了?!”
“爹,你說的是什么,我,我怎么聽不明白?”
“還敢抵賴!”
蔣開把斷劍擲到他的面前,喝道:“你還有什么話說?”
蔣昆吾拾起斷劍,臉色頓是一遍,急忙說道:“爹,你聽我說!我不該私仿斷玉,但,但,但這絕對不是我換的?”
眾人直到此時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很明顯蔣昆吾私下仿造了一把斷玉劍,卻不知為何把真假調(diào)換了。
“孽子,我看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看我搜出斷玉,不打折你的腿!”
蔣開抬腳就兒子踹倒,怒氣沖沖地向他房間走去,就連妻子李氏來問也是不理。
路峻與眾人跟了上去,而蔣昆吾卻懵懂地趴在地上,半晌才清醒過來,急忙爬起來追了上去。
蔣開沖進蔣昆吾的房間,立刻大肆搜查起來,結(jié)果搜了半天,卻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