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江湖中發(fā)生了幾件怪事。
湖州城,三鎮(zhèn)十二村,六千多口人,一夜之間被屠戮殆盡,尸體卻只有兩千具,其余四千人生死不明,皆神秘失蹤。
江州城,知府李旭斌的官邸,一家一百多口,均一刀斃命,慘死家中,家中一應(yīng)器物都有翻動的痕跡,但是貴重的金銀珠寶,卻丟棄一地?zé)o人問津。
怪哉,怪哉,但是多處案發(fā)現(xiàn)場都有一個相同之處,那就是,都在死者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支黑黝黝的,黑鴉羽。
江湖上有許多幫派,有的有名,有的無名,有的聚數(shù)萬之眾攻城略地,有的三五成群聊以自保。
有姓名的像義薄云天的五湖幫、神秘莫測的南海幫、心狠手黑的鬣狗幫等等。
沒有姓名的像某村某鎮(zhèn)、某山某水旁三五成群沒名沒姓,或者自稱“天南海北幫也好,震天徹地幫也罷”,多是九流之眾。
傳聞,前朝反賊們聚集在一起,成立了一個神秘組織,四處犯案,殺人卻不取財,旨在尋找明朝秘寶九龍玉璧,并且,均在案發(fā)處留下一支黑鴉羽。
自此,因這一支黑鴉羽,江湖中又多了一個“黑鴉幫”。
朝廷命官被暗殺,朝野震怒,速派了兵部右侍郎余氏杰接任江州知府職位,命令其速查此案,嚴懲兇手。
余氏杰一到任上,不敢耽誤,了解案情后,派出捕役四處查訪線索,連續(xù)半個月毫無半點進展,只知道嫌犯“黑鴉幫”,卻不知黑鴉幫是何人何物,藏身何處何地。
他手里捻著那根物證黑鴉羽,一遍遍在屋里踱步,嘴里念叨著“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急的他一把拽下頂戴,重重的扣在了案桌之上。
余氏杰并不是酒囊飯袋之徒,當年他從一個知縣,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慢慢升級到兵部右侍郎,那是有實打?qū)嵉乃降摹?br/>
當年在渭州城做知州的時候,由于連年戰(zhàn)亂,渭州城盜匪猖獗,他一上任,就有當?shù)匕傩諗r轎喊冤,申訴強盜夜闖民宅,殺人越貨,有錢的百姓家,時常提心吊膽,夜不能寐,擔(dān)心有一日,強盜闖進來,圖財害命!
余氏杰急百姓之所急,亂世當用重典,即刻頒布指令,但凡賊匪,自首免罪,抓住斬首!
一開始沒人自首,余氏杰就動用三班捕快,四處抓賊,只要有真憑實據(jù),不論賊行大小,一律斬首示眾,一連在街市口殺人十日,賊盜們提起余氏杰,聞風(fēng)喪膽,紛紛躲避,其中也有不少自首赦免的。
自此,渭州城一片風(fēng)平浪靜,百姓們張燈結(jié)彩,夜不閉戶,紛紛稱頌余氏杰是為民清官。
當余氏杰從渭州城調(diào)任京城時,百姓們沿街歡送,不少人不想余大人走,紛紛不舍落淚。
他身邊的侍衛(wèi)蘇朝青,也是他在渭州做知州時,歸順來的。
此時蘇朝青見余大人如此焦慮,便走了過來拱手道:“大人!小人有一提議,興許能解了大人的憂愁?!?br/>
余氏杰扭頭瞥了一眼這個細高個子的侍衛(wèi),不屑的說:“三班百十捕役都毫無頭緒的事,你一個武夫能有何見地?”言畢拂袖走上高堂。
蘇朝青知道他氣急也不生氣,只是輕輕的說:“大人,江湖上的人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他們的信息最為靈敏,或許我們可以請一些江湖中人來幫助我們破案?”
余氏杰聞言忽然瞪大了眼睛,沉吟了片刻,忽然眉頭舒展喜笑顏開自顧自的說:“是了是了,有道理有道理。”
急急走下案臺雙手握住蘇朝青的雙手說到:“朝青啊,你有什么思路,快快講來?!?br/>
緊接著他向余氏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大意是由余氏杰簽發(fā)公函,他出面籠絡(luò)江湖中的朋友,一同邀請各大門派幫會,來江州共商剿殺黑鴉幫大計,并在公函中列舉黑鴉幫近年所犯之罪,對掌握線索的有志之士許以金銀,必定會有能人義士來此相助。
其實蘇朝青也并不是什么混日子的酒囊飯袋。
他曾經(jīng)是華山派李嵩陽門下的三弟子。
當年,因為一個女人,他負氣下山,輾轉(zhuǎn)在各個幫派,各個山頭都做過事,社會上不好混,雖然武藝高強,卻不是那么清高,也和一些三教九流之徒廝混過一段時間。
后來他見余氏杰為官清正,心生佩服,心想再這么混下去只能潦倒一生,于是就主動投靠到余氏杰身邊,為余氏杰保駕護航,時間久了,雖說是上下級關(guān)系,但兩人私交甚好。
他的師傅李嵩陽,華山劍法使的出神入化,在五岳劍派比武中屢屢拔得頭籌,在江湖中的威望日漸高盛,是各個門派,幫派爭相結(jié)交的人物。
作為華山派三弟子的蘇朝青,時常借著師傅的名頭,結(jié)交四海朋友,因此也認識許多江湖中人。
聽到蘇朝青這么一說,余氏杰手捻須髯,略微思索片刻,說道:“黑鴉幫所為,人神共憤,名門正派聚而殲之大快人心,正義之士必會響應(yīng),只是許以金銀?朝青啊,你是知道的,江州衙署里可并無金銀吶?!?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