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漢軍自占領(lǐng)當陽后,便差人前往西邊的漳水河畔打探消息,監(jiān)視高林亭的吳軍動靜。兩日后,斥候飛馬回報道:“稟都督,朱然大營如往日一般戒備森嚴,漳水、沮水皆有船只巡邏!”
“這么說,朱然始終按兵不動?”吳班端坐在大堂中間,正色問道。
“確無分兵跡象!”斥候如實回答道。
“我軍攻下當陽已有三日。朱然此刻仍未出兵,短期內(nèi)多半不會前來!”王甫忍不住分析道,“我想定是車騎將軍牽制所致!”
畢竟張飛麾下還有大軍兩萬余人,而朱然只有八千士卒,哪怕是張飛擺出一副強攻大寨的樣子,朱然也不得不防。
“說起來,那些被釋放的吳兵也該到江陵了?!标P(guān)索掐著手指頭盤算起來,“孫權(quán)若要出兵,明日便會啟程!”
“二公子,孫權(quán)真的會被你這一番話騙來當陽嗎?”周倉始終對關(guān)索的計策有些疑惑。
說起來,周倉看著關(guān)索長大,這么多年都叫關(guān)索二公子,關(guān)索也讓他不用改口,聽上去還更親切一些。
“我有十足把握,孫權(quán)定會中計!”關(guān)索自信地說道。
一句假話也許騙不了人,但是一句假話混在幾句真話里,便極有可能讓人信以為真,關(guān)索昨晚就是用了這樣的策略,他不停地賣弄歷史知識,就是為了讓孫權(quán)相信朱然軍中真有細作,并且漢軍會死守當陽。
“都督,事不宜遲,應(yīng)立即在江陵通往當陽的路上設(shè)下伏兵,以逸待勞!”王甫這時也向吳班提議,他對關(guān)索的計策倒是很有信心。
“江陵城北八十里有一處長青林,極為廣闊。我軍可埋伏于此,待到吳軍經(jīng)過時,便可一舉殺出!”王宇隨關(guān)羽鎮(zhèn)守荊州多年,深知江陵一帶地形,當即提議道。
“好,便依諸位所言!”吳班一拍桌案,豁然起身。
兵貴神速,漢軍經(jīng)過三日的休息也恢復(fù)了元氣,因此吳班當下傳令,自己親率一千二百人馬,并王甫、關(guān)索、周倉、王宇、謝洪五人,前去阻擊吳兵。而守衛(wèi)當陽一事,便交于張瑞、程玄。
為了盡快到達長青林,吳班命三軍立刻啟程,一千二百名漢軍帶足干糧、箭矢等所需物資,晝夜兼程,終于在第二日卯時到達長青林。
這片森林中有大量的松樹和柏樹,故而每年冬天依舊能夠郁郁青青,故而有了“長青林”的美名。吳班命全軍將士躲進長青林深處,并好生休息,同時派出數(shù)名斥候,前往江陵打探消息。
大約兩個時辰后,一名斥候飛馬趕回,激動地下了馬,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吳班面前:“啟,啟稟都督……江陵,城外出現(xiàn)一支吳軍……正,正向北疾行!”
“果然來了!”吳班神色一變,森然道,“再探!”
“不想?yún)擒娺M兵這樣神速!我等若晚來一天,便難以阻截了!”斥候走后,吳班也向眾人感嘆起來。
一日之間,吳班接二連三地收到斥候們的匯報,漢軍士卒休整完畢后,個個摩拳擦掌,隨時準備大干一番。
直至酉時,幾個斥候一同回來稟報道:“都督,吳軍正在長青林東北五里處安營扎寨!”
“噢?只有五里?”吳班略感驚訝,想不到吳寨距離長青林這般近,等下突襲便容易許多。
“都督,那里有株參天大樹,何不讓人上去看看,或許能窺探到吳寨!”王甫手指不遠處的一株大松樹,只見此樹約有八丈來高,樹干極為粗壯。吳班當即命一名身手矯健斥候爬到松樹頂端,果然能從上面隱約看到吳寨。
“都督,吳軍營寨尚在搭建!”斥候快速從樹上爬下后,向吳班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