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在火盆里燃燒,騰起黑煙,熏得屋子里的人臉如鍋底。
安靜的營帳里并不是只有蕭珣,在他對面還站著三個朝官。
他們知道蕭珣來意不善,但還是沒想到,蕭珣會當面把圣旨燒了。
這是一點臉面也不留,直接就撕破了。
“世子。”為首的朝官厲聲喝道,“你大膽!”
蕭珣一笑,酒窩深深:“大人,我不大膽,我能來到這里嗎?難道在你們眼里,我蕭珣膽子很小嗎?我來做什么你們心里很清楚,你們來做什么,你們心里也很清楚?!?br/>
他伸手指著燃燒的圣旨。
“以為拿著這個東西就能攔住我嗎?”
一個朝官沉聲道:“蕭珣,你們父子果然違背圣訓(xùn),要行大逆不道之事嗎?”
蕭珣輕嘆一聲:“什么叫圣訓(xùn),什么又叫大逆不道?你們難道忘了,我也姓蕭,我父親也是皇族血統(tǒng),先帝荒淫無道,教子無方,做出這種有違人倫的惡事,這皇位本就該讓與賢能之人,讓一小兒坐皇位,讓一個出身寒微的小吏,一個外戚掌管朝堂,這才是大逆不道?!?br/>
“賢能之人會做出你們這樣的事?欺負一個喪父喪母繼位的稚童?”朝官冷冷說,“賢能之人會以百姓為盾甲威逼朝廷?”
另一個朝官沉聲說:“這個圣旨就是顧全你們父子面子,勸你們迷途知返,一切都還來得及?!?br/>
蕭珣哈哈笑了,鐵英更是上前一步,刀對準了這位朝官。
朝官面色微變,但挺直脊背沒有后退。
“先別殺他。”蕭珣道,“還沒到時候?!?br/>
鐵英收刀退回去。
“欺負稚童?!笔挮戄p聲說,“我父王當年不也是稚童嗎?”
他看著三位官員。
“以百姓為盾甲——不只是我,也是你們啊?!?br/>
“你們下著圣旨給誰看的?不是我,是為了哄騙民眾。”
“京營十萬大軍已經(jīng)在前方列陣,四面八方十幾萬郡兵已經(jīng)圍攏,就等我不接圣旨,不聽從圣旨,然后以忤逆之罪開戰(zhàn),到時候刀劍無情鐵蹄滾滾碾壓了民眾,就不是你們朝廷的過錯?!?br/>
說到這里蕭珣一笑。
“不過別擔心,朝廷的心意我不會讓它空付?!?br/>
“我接了圣旨,聽從命令,護衛(wèi)京城?!?br/>
“但是,有一句話你們別忘了?!?br/>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br/>
說罷示意鐵英。
“讓三位大人歇息吧。”
不待三人有所動作,鐵英上前抽刀回刀抬手三下打暈了三人,三人跌倒在地上。
蕭珣看也不看踩著三人走了出去。
“諸位,三位大人也會留下來,與我們一同護衛(wèi)京城?!彼叩綘I地外邊,對聚攏圍繞的民眾宣告,“就算衛(wèi)將軍楚岺不在,西涼也休想踏入我大夏,休想傷我大夏子民一人?!?br/>
民眾們高聲歡呼。
在一片歡呼聲中,蕭珣對身后的將官道:“明日拔營,分兵四路繼續(xù)向京城?!?br/>
將官應(yīng)聲是。
蕭珣再回頭看向西北方向,可惜,那女孩兒不能親眼看到他如何征服京城了。
......
......
深夜的京營兵馬未停。
張谷站在營外若有所思。
“頭兒?!币粋€驛兵同伴跑過來,低聲問,“事情不對啊?!?br/>
“當然不對?!睆埞鹊闪怂谎郏澳闶巧祮??難道還認為事情很對?”
突然之間京營大批兵馬調(diào)動,說是朝廷調(diào)動中山王與京營一起護衛(wèi)京城,這種話也就哄哄民眾——中山王哪來的兵馬,一個諸侯王蓄養(yǎng)了兵馬,那就是死罪。
而且如此多的兵馬調(diào)動到京城外八百里,驛信營都沒有接到過消息。
很明顯中山王的兵馬避開了朝廷的監(jiān)察。
這些兵馬意欲何為,還用猜嗎?
那驛兵低聲說:“頭兒,我說的是,朝廷也不對啊?!?br/>
張谷看他:“朝廷目前也只能這樣做了,盡力阻止吧,阻止不了——兵馬不是都已經(jīng)布陣在京外了嗎?!?br/>
各州郡兵馬也都候命中,早就做好應(yīng)對內(nèi)患的準備了。
“不是?!斌A兵急道,“我說的是朝廷至今沒有給楚皇后傳達消息,這是要瞞著楚皇后啊?!?br/>
信報被中山王那邊截斷了,但朝廷應(yīng)當恢復(fù)啊,皇后還在邊郡呢,發(fā)生這么大的事,怎么不告訴楚皇后一聲?
張谷道:“楚皇后那邊形勢也是危急,告訴她又怎樣,讓她調(diào)兵來援助嗎?那邊郡怎么辦?”
驛兵默默一刻,也是這個道理,楚將軍不在了,楚后迎戰(zhàn)西涼王,不知道怎么心力交瘁呢,京城這邊的確是顧不上了。
張谷看向西北方向,道:“希望楚后知道消息后,不要太著急?!?br/>
驛兵點點頭,又嘆口氣:“希望老王和二喜能順利,二喜是第一次去邊郡啊,這個鄉(xiāng)下小子,什么都不太懂呢?!?br/>
張谷低聲說:“他年紀小,但在鄉(xiāng)下驛站做了很多年了,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而且不太懂反而更好,如今路途關(guān)卡重重,最不像驛兵的反而有機會能沖過去?!?br/>
雖然朝廷不給楚后傳達京城危急的消息,雖然他們也擔心這個消息會讓楚后心急,但當初楚后以及謝燕來臨走之前都叮囑過,無論京城有什么消息不管朝廷有沒有發(fā)信,張谷都要及時最快第一時間傳達過去。
所以,在察覺形勢不對,在宣旨官員出發(fā)之前,在驛信斷絕的情況下,張谷私下派兩個驛兵已經(jīng)離開了京城了。
目前的形勢,一觸即發(fā)的戰(zhàn)事,路途肯定不會順利。
張谷和驛兵不再說話,帶著憂慮和期盼看向西北方向。
年節(jié)沒有驅(qū)散任何寒意,越往西北走,初春的寒風(fēng)比濃冬還要冷冽。
但再冷的風(fēng)也凍不住汩汩流出的血。
小兵丁發(fā)出悶聲的哭,他渾身都在顫抖,恨不得解下身上所有的衣袍來給同伴裹住傷口。
同伴滿身都是箭,他要裹傷都無從下手。
當時沖過關(guān)卡的時候,同伴將他緊緊護在身前,擋住了身后如雨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