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尚未聽清他在說些什么,就見明叔雙膝一軟,咕咚一聲跪倒在地,多鈴和古猜也跟著跪下,他們好像見到了什么令蛋民極其畏懼的東西。明叔以膝代腳,爬過去將那“有筋無骨”的軟尸裝進(jìn)一個(gè)大密封袋里,見尸體并沒有沾水,難看至極的臉色才漸漸緩和下來,他連連叩頭,祈求漁主保佑。
?
在風(fēng)高浪急的大海上,蛋民漁民們無不視“媽祖”為神,天后娘娘在海上救苦救難,是保佑舟船平安的一方神圣,但冒險(xiǎn)出海的人不是為了迎風(fēng)搏浪,而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掙飯吃,在海里采蛋屠鯨,或是打撈青頭,捕到千斤大魚,則務(wù)必要拜祭“漁主”,請海神賞口飯吃。
?
我始終以為“漁主”是傳說中海里的龍王爺,卻見明叔等人誠惶誠恐,竟對那螺殼中的女尸如此恭敬,實(shí)在不知他們這三個(gè)蛋民想做什么。形煉修道之人,死后飛升化仙,留下的尸體稱為“遺蛻”,難道這軟如爛泥的女人皮囊,便是“漁主”的遺蛻不成?
?
shirley楊想在螺殼中尋找“歸墟”的地圖,不料卻讓明叔和多鈴姐弟三人,受了一場虛驚,顯然青螺殼里藏的諸般事物,是蛋人漁民們都識得的,于是問明叔等人,那有筋無骨的女尸,以及螺中的銅劍、玉盤等物,究竟是做什么的。
?
明叔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道:“你阿叔這顧問自然不是白當(dāng)?shù)?,別看你們摸金搬山的高手,歷來搜山剔澤履險(xiǎn)如夷,可在海上就不懂采蛋的掌故和規(guī)矩了。雖然在七十二行里都是憑手藝吃飯的,但隔行如隔山,所以你們不知道這女尸和短劍是做什么用地,在蛋民眼中,這可都是祖宗留下的神物?!?br/> ?
我說:“明叔你就是個(gè)反動學(xué)術(shù)權(quán)威,別說得云山霧罩的大賣關(guān)子,我就是以前從沒采過蛋也能猜出三分,螺甲中所藏的,大概都是古時(shí)候疍人祖先在海底采蛋所用之物?!?br/> ?
明叔說:“胡仔不愧是摸金校尉中的元良,眼光確實(shí)犀利,這被銅蓋封住的螺甲,既不是什么棺槨,也不是陪葬的明器箱子。蛋人的手藝都傳自秦漢時(shí)期海上的蠻子疍民,傳說龍戶獺家的祖宗,能在海底置鬽引蚌,現(xiàn)在某些年代古老的海神廟里,還可以見到有記載那些古時(shí)神跡的壁畫,凡是下過海的蛋民沒有不知道的,就好比摸金校尉大多都知道摸金祖師爺在幽王墓里盜走丹砂異書。這丹砂異書皆是西周的神物,摸金的手段究其根源出處,都是從中演化而成,但后世卻誰也沒見過丹砂異書什么祥。蛋人祖師的蚌鬽就如同摸金祖師的丹砂異書,是采蛋之人聽說過沒見過的神器?!?br/> ?
聽明叔如此一說,我和shirley楊就明白了一多半。疍人是恨天氏的遺族,他們應(yīng)該知道祖先是如何下海采蛋屠蚌,螺甲中所藏的古物,都是恨天氏在海底采珠所使用的道具,相傳都是海神漁主所造,件件都是世上絕無僅有,想不到被我們無意中掘了出來。不過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是怎樣來使用的,那所謂“蚌鬽”的無骨女尸,難道也是捉蚌采珠的道具?對蛋民這些事,我們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確實(shí)是外行了。
?
明叔說這些東西既然叫咱們撞見,都是托了漁主的洪福,干脆都帶回去,將來再想到南海采蛋,全都派得上大用場。如今沿海的天然珍珠都被采盡了,珊瑚螺旋里的也不多了,可能在幾百年間都未必再有成形的月光明珠了,不過這些古物都是海底遺存的青頭之祖,用不上還可以變賣出去,也是一樁不小的富貴。
?
但這批青頭之中,唯有“蚌鬽”比較危險(xiǎn),剛才shirley楊說古時(shí)徐偃王全身無骨,只有筋肉血脈,這女尸可能生前患有徐偃王的無骨怪疾。古徐國的徐偃王就患有無骨奇疾,他從生下來起,就是一個(gè)有筋無骨的廢人,只能仰面朝天地躺著,一生不能坐立俯視。不過作為“蚌鬽”的女尸卻并非如此,她是被一種殘酷的刑罰化去了全身骨骼,尸體皮肉更經(jīng)過特殊的處理,像是被制成了一個(gè)詭異的標(biāo)本,但這制鬽的方法,就根本沒從歸墟里流傳出來,所以后人無法得知。
?
在秦漢之際起,因?yàn)橛行┣昀习霾氐脟?yán)密,更兼軀體龐大,難以托出水面,所以疍人中的龍戶入海必帶“珠媒”,于水底置“珠媒”引珠。老螺巨蚌見“珠媒”閃動,就會誤以為明月在天,紛紛從藏身處現(xiàn)形展甲,吐珠弄月,采納天地靈氣之精華,龍戶趁此機(jī)會舍命奪珠。這套方技極其危險(xiǎn)。因?yàn)榇藭r(shí)海底精光四射,引得深海惡魚鮫龍隨之出沒,龍戶往往要一面力搏龍觸鯊吻,一面又要在老蚌藏珠閉甲的間不容發(fā)之際,奪取蚌珠。以前漢文帝聽到這些龍戶采珠的事跡后,曾連聲驚嘆:“險(xiǎn)哉!”
?
“珠媒”最早的原型,就是用女子軀體所化而成的“尸鬽”。原始鴻蒙的海底極陰處常有蚌祖,實(shí)已成精,這種蚌都活了不下千年萬年,已經(jīng)與海底礁石化為一體,非到月圓極明之時(shí)不肯吐珠。它的蚌珠光華絕倫,而且老蚌狡猾通靈,普通的“珠媒”根本無法引出它的蚌珠,只有給女尸穿以珠衣,珠衣上的珍珠都是不值錢的魚珠,類似于魚腦中的結(jié)石,在水底并無光華,但女尸體內(nèi)一股幽怨之氣,在海底能使魚珠產(chǎn)生暗淡的精光,這種光暈陰氣沉重,極似月陰,采珠者只有背負(fù)“尸鬽”赴水潛海,才能引得蚌精吐納明珠。
?
“尸鬽”平時(shí)不能見水,遇水就會展其形骸,損耗陰氣,這種原始而有效、并帶有幾分邪惡殘忍和神秘色彩的采珠之法,只掌握在疍人的祖先手中,連龍獺之輩也不會制作尸鬽,只能以平常的死者磷膏混合魚珠為媒,對成形的蚌精則毫無辦法。
?
至于螺甲中的兩柄短劍,劍身漆黑,背刃有透孔,呈北斗七星排列,刃柄吞口都鑄為渾然一體。劍柄是的鱗族鮫人的形態(tài),鮫尾彎曲盤纏,人頭上仰口吐劍刃。雙劍一陰一陽,工藝對稱精確,刃口已經(jīng)變得微微泛出暗紅,但依然鋒銳十足,人離得近了,就會感到森森涼意。將劍刃的透孔附在耳畔,能聽到隱隱海潮之聲,兩柄短劍都和“龍弧”相似,是疍人祖先入海宰蚌屠龍的利器。看這天井下堆積如墳山的螺甲,想來已不知有多少水族喪在刃下。
?
明叔自稱蛋民,雖然從未真正在海中采過蛋,但他精于世故,常年在海上做不法勾當(dāng),熟知海事,對蛋民的手藝和各種掌故來歷,簡直比那些真正以此為生的蛋人還要熟悉。我察言觀色,知他所言不虛,不過心中有些不以為然:“這就好比是古時(shí)候說的屠龍之術(shù),根本沒有實(shí)際的用途。如今老蚌都被捕殺得近乎絕跡了,它們所需的生存環(huán)境又十分特殊,海底哪里還有需要用尸鬽才能引出來的老蚌?”
?
我最關(guān)心的,還是螺甲中那套玉盤和蠟燭,相傳周文王推演先天卦數(shù)之時(shí),所使用的器具,正是龜甲和照燭。蓋因諸如龜甲龍骨成是海底玉石等物中,都自身蘊(yùn)涵著神秘的龍氣,自古以來,便被視為通天的靈物。歸墟古城中很可能有先天十六卦的遺跡,于是就讓明叔不要再說那些不相干的蚌祖漁主,玉盤、玉瓶,還有那幾支人魚蠟燭,可是古人用以占卜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