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的爸爸于友山年輕時當(dāng)兵,退役之后回了老家,幸虧他原來的老領(lǐng)導(dǎo)退役之后在泰城當(dāng)官,所以讓于山的爸爸去給他開了車,要不然于山爸爸就只能在家里種地。
由于沒有多少文化,所以也就只能給老領(lǐng)導(dǎo)開車了,這個不是正式工,算是臨時工,只要領(lǐng)導(dǎo)愿意,其他沒有什么要求,可以說是門檻很低的工作。
當(dāng)然,如果不能被領(lǐng)導(dǎo)信任,這份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
于山的媽媽是泰城市里人,因為于友山英武不群,被他吸引,最后嫁給了他。
于山姥爺姥娘也不過是普通小市民,所以也不能幫到他們一家多少忙,這樣就讓于山從小就知道,他們家不富裕。
于爸于媽結(jié)婚之后,第一胎生了個女兒,根據(jù)計劃生育政策,他們還可以生一胎,結(jié)果第二胎,他們兩個卻生了對雙胞胎,就是于山和于水。
大姐于琳,二哥于水,于山是老三,現(xiàn)代這個社會,除了超生,一般很少有三個孩子的家庭,所以于山家里就更困難了。
在泰城,他家有一棟兩室一廳的房子,于爸于媽肯定要住一間,而大姐是女孩,自然也需要一間。
另外一間在陽臺,是一座架子床,本來是于山和于水兄弟兩個的,但后來屬于于山的那一份,卻給了別人。
本來他們一家五口就很擠了,后來于爸戰(zhàn)友的兩個孩子住了進來,那就不叫擠了,而是成了沙丁魚罐頭。
米琴和米小勇,是于爸戰(zhàn)友的孩子,這個據(jù)說救過于爸性命的戰(zhàn)友,出車禍死了,老婆改嫁,孩子米家硬是留了下來,因為要給米家這一支留個后。
米琴和米小勇爺爺活著的時候,自然有他們的爺爺照顧,可當(dāng)他們的爺爺去世之后,兩人的叔叔伯伯們就不愿意管這兩個孩子了,兩個孩子的花費可不少,自然沒有人愿意幫別人養(yǎng)孩子。
最后,年齡大點的米琴,求到了于爸的頭上,而想到自己曾經(jīng)的救命恩人,于爸咬著牙,接米琴和米小勇回了家。
米琴到是好安排,讓她跟于琳一間房子住就好了,米小勇就沒辦法了,最后只能跟于山于水哥倆擠在陽臺上,最后于山受不了,回了農(nóng)村爺爺奶奶家里住。
家里多了兩個人,并不是簡單的多兩張嘴吃飯,多兩個人睡覺。
最主要的還是要上學(xué),五個孩子的學(xué)費、穿衣、吃飯,絕對是五座大山。
而于爸于媽也算有點本事,兩人除了上班,雙休日就自己擺攤做點小買賣,他們賣過衣服,賣過各種紀念品,賣過爬泰山使用的各種用具。
現(xiàn)在兩夫婦則盤下了一間小門頭,賣燒烤。
這也是很不容易的,但總算是有了一項固定的收入,到了這個時候,于山一家才不像原來那樣入不敷出。
現(xiàn)在的人一年四季都吃燒烤,而泰城是泰山的所在地,常年都有游客,所以燒烤這種小吃還是很有賺頭的。
剛才奶奶張海平說的幫忙,就是想讓于山趁著雙休日,去父母的小攤上幫忙。
不過,由于于山平時的活動量比較大,所以他的飯量就大,特別是吃肉,每次都要吃很多,所以他的父母就不太愿意讓他去幫忙,因為他幫忙省下的那點人工費,還不如他吃的多。
不是他父母小氣,而是家里真困難,如果放開了讓于山吃,他們家里五個孩子的學(xué)費都要困難了。
知道自己父母的難處,所以于山也就不去那個小吃攤了。
其實于山并不缺那幾口吃的,現(xiàn)在村子后面的山中,雖然沒有太多的野物,但兔子和山雞還是有一些的。
每次雙休日回到村里,于山都會進山打獵,不管是兔子還是山雞,只要被他遇到了,就沒有跑。
手中撫摸金元寶,于山的眼神有點悠遠,不是他冷血,也不是他變態(tài),就因為從小家庭困難,所以他比別人更了解錢的重要。
所以在遇到了盜墓的,并且殺了人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收獲,而不是害怕和擔(dān)心。
現(xiàn)在把那些人直接扔進了那個洞穴,于山相信外人并不容易找到,而有了現(xiàn)在的收獲,想來他以后的日子就要好過點了。
畢竟山中的兔子和野雞,也不是無窮無盡的,剛開始于山的身手并不好,并不能打到獵物,后來于山練就了一手百發(fā)百中的本事,日子才好過了點。
不過,這個時候,于山又不敢放開了打,害怕打光了,以后就沒得吃了。
于山把摸索的金光燦燦的金元寶,放在了窗臺上,窗臺上還有錢小豪送給他的那只木頭龜殼,于山想了想,把那只銀元寶放在了金元寶的另一邊,這樣一金兩黑相映成趣,當(dāng)然也把金元寶映襯的更加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