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估團回去不久后,劉曉天就接到楊青教授的電話。楊青教授在電話中告訴劉曉天評估組對劉曉天的唐鄆發(fā)制品和唐鄆超市給予很高的評價。
評估組認為劉曉天是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的企業(yè)家,同時劉曉天旗下的唐鄆超市,唐鄆發(fā)制品都是非常有發(fā)展?jié)摿Φ墓荆u估團最終給予的結果是建議學校與劉曉天建立深度合作。
最后燕京大學校方同意與劉曉天合作,并讓楊青教授跟劉曉天進行接洽合作事宜。
但是當楊青教授了解到劉曉天現(xiàn)在是沒有相應的管理團隊,沒有實驗室,甚至公司還沒有成立的時候,也是蒙了。
楊青教授無奈地說道:“你就這樣,頭腦一熱就來搞信息技術?而且還被經管那幫人給予很高的評價。如果不是去的幾個教授都是學校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我都都懷疑他們是不是讓你劉曉天給收買了?!?br/> 劉曉天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楊教授這不是有您嗎?”
楊青教授聽后無奈地說道:“這樣也好,不過你現(xiàn)在最先要做得是成立一家信息公司,還有實驗室你也得開始著手建設了,前期的實驗可以依托燕大資源,但是如果你們企業(yè)沒有實驗室,沒有生產車間,后期你們怎么將成果轉化。還有你這盡快成立一個團隊與我們對接,不能什么事情都找你吧?!?br/> 劉曉天聽后連連點頭同意了,不同意不行呀,這次投資信息技術產業(yè)真是頭腦一熱想起來的事情。你問劉曉天后悔嗎?劉曉天肯定說不后悔,他既然決定去做了那就做好他,他希望中國的信息技術因為有了唐鄆能有一定的變化,這也算唐鄆為國家做出的貢獻。
在臨走的時候劉曉天又笑著問楊青教授:“楊教授,你看我這公司一清二白啥也沒有,你在信息技術這方面人脈廣,你給我介紹幾個人才唄?!?br/> 其實楊青教授還真是想給劉曉天介紹個人,這個人叫張志,是楊青教授的得意門生。楊青教授一直看好他,但是張志后來成立了一個研發(fā)團隊,但是因為資金短缺,再加上信息技術回報周期長,張志的團隊一直找不到投資已經快要解散。而劉曉天又是那種有錢,但是又不求快速回報的款爺,把張志介紹給他正合適呀。
但是劉曉天不說,她也沒好意思提。既然劉曉天提出來了,楊青教授就把養(yǎng)自己學生張志的情況告訴劉曉天。
張志是燕京大學計算機系最年輕也是最有天賦的教授,但是當時張志在燕大覺得學校環(huán)境不適合他的研究,就毅然辭職,成立了自己的團隊去搞研究。不得不說,張志確實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他離開燕大的時候有不少優(yōu)秀畢業(yè)生和老師都加入了他的團隊。
起初張志也是得到了一家企業(yè)的全力支持,資金充足,研發(fā)項目進展順利,但是到了后期研發(fā)經費要求越來越大,而且投資人覺得張志他們團隊研發(fā)出來的東西,商業(yè)價值有限,主要是回本太慢,商業(yè)周期太長,所以放棄資金投入。
沒有辦法張志只好再去籌集資金,雖然好多企業(yè)家很看好張志這個團隊,但是一聽到高達數(shù)千萬的研發(fā)成本,還有就是漫長的商業(yè)回報周期,好多企業(yè)都退縮了。沒有了資金支持,張志的團隊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不過張志也是狠人,沒有資金就自己掙錢,研發(fā)團隊一部分人去接一些小活,多少有些進項,然后設備缺乏就自己造,這也讓他的團隊想出不少新奇的辦法,甚至還申請了好幾個專利。
對張志的情況了解后,劉曉天覺得自己可以接觸下張志,于是就向楊青教授打聽了張志現(xiàn)在的住址,去找張志談談。
這邊張志也確實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現(xiàn)在團隊里大家的激情漸漸消磨殆盡,資金不足,設備不足,甚至大家的伙食費都緊張,現(xiàn)在是連房租的錢也沒了,房東已經下了最后通牒,這個月再不交房租,停水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