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二位二位我的票!)
年初一的早上天空開始放晴了,張悅軒早早起來打開門點香放鞭炮。
這時候沒有電話,就沒有電話拜年的說法,但村子里面也就那幾家相互走動一下,完事之后吃過早飯的小孩子穿上新衣裳拿著鞭炮在村子里面四處亂跑。倒是這時候的大人們有的是娛樂活動,村子里面有專門的蕩觀音秋千的,但那是有膽量有力量的人干的事,邊上圍滿了觀眾。觀音秋千是專門用鐵桿焊接起來的可以同時供幾十人一起游戲的一種類似下面是四根鐵桿支撐,上面是一個圓柱體的可以自由轉(zhuǎn)動的器物,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游戲,但在這樣的年代還是很受歡迎的。還有一種最便宜的就是用平時捆綁牛車上的貨物的長達幾十米的牛皮繩子幾根接在一起,然后兩端拴掛在高大的樹干枝杈上面,做成秋千模樣,上面坐上人,憑借自己的力量一點一點蕩起來,這是最傳統(tǒng)也是最彰顯力量的一項活動,頗受歡迎,最厲害的高手可以把人蕩起來基本和拴住繩子的枝椏相平,要知道那是最少有八九米高的地方完全憑借自己的力量蕩起來,安全上就依靠雙手抓住繩子保障,所以這只是大膽的人的游戲,但這有些也是最集攏人的游戲,大家在下面歡呼著,在這樣的一個開闊地人越聚越多,就有村子里面的人組織過來在下面開始敲鑼打鼓舞獅等活動,這基本是哪個年代最熱鬧也是最常見的活動。張悅軒也站在人群里面看熱鬧呢,這樣的活動到九八年經(jīng)濟再次騰飛之后,慢慢就消失了,大家開始專注打麻將,連農(nóng)村也不能避免被污染。
這樣玩了大概有兩三個小時,開始有人組織往村子外面走去,一路上全村的青壯年男女間或還夾雜這一些小孩在里面,敲鑼打鼓,放著鞭炮往隔壁村進發(fā),來到隔壁村口,一陣呼喚隔壁村的也敲鑼打鼓出來了,兩個村子的接著往另外一個村子走去,就這樣鞭炮聲不時響起鑼鼓喧天,好不熱鬧。張悅軒很享受這樣的娛樂,熱鬧有氣氛,年輕男女們開著各種玩笑!來到另外一個村子的時候已經(jīng)匯聚了三四百人在一起,就這樣在寬闊的田野里面,敲鑼打鼓,舞獅跳舞,還有人唱山歌互相對!
正在熱鬧的時候,遠處的人忽然四處哄散開來,原來是有年輕人在打架了,打架也不勸解,勸架那是老年人的行為,再說這過年打架也算是一個偶爾的娛樂項目,場面中間的兩人拳來腳往,糾纏不下,邊上又有他們的三五好友加入戰(zhàn)斗,一時間這里的單打獨斗變成了打群架,于是場面混亂了一會兒,開始演變成村與村的群架,一窩蜂的卷進去。要知道這時候的一個村子幾乎就是一個大家族,就像張悅軒他們村只有三個姓,三姓之間向來有各種親戚關系在其中糾葛!
打歸打,敲鑼打鼓的卻是不會參與的,他們就負責在邊上敲鑼打鼓火上澆油。
場子上一片三國混戰(zhàn)局面,因為另外一個村的人不甘寂寞,也上場了,胡亂廝打。大家也不再認人了,見人就上前抱著摔跤,滾作一團。下面的女人在邊上點評著這奇異的場面上誰最勇敢,誰會打架誰有力氣,誰個子上吃虧了,或者有那不地道的偷偷撿起一塊石頭,就會有人高聲叫道:“某某爛花子的,不可以用石頭!”然后又膽子大的女人上去幾個把那個爛花子手中的石頭搶過來丟掉,把爛花子拖到路邊一群女人指點著說:“動了石頭刀子的就要見血,那樣會引起家族或者村與村之間的血案,真不是地道人做的下作事,你這是丟了我們?nèi)迦说哪樏媪?!”說得那人臉色羞紅,低頭認錯方才放過!
而敲鑼打鼓的也在相互比拼之中,三個村子負責敲鑼打鼓的全部集中在一起,相互對著另外兩方用盡全力的敲打手中的鑼鼓,還指罵對方的鼓太破鑼太糙。
張悅軒一個十七八歲的小伙子,身高一米七七,不可避免的被卷進戰(zhàn)斗,反正也是玩鬧,張悅軒可不客氣,反手抓住身后那人的褲子往上一提,就把那人提離地面然后他趁機轉(zhuǎn)身過來,把那人抱離地面在空旋轉(zhuǎn)兩圈之后把他丟到附近的草垛子上去。這時候身后又過來的兩個人,一個是十六七歲的小伙子,身材干瘦,正是青春期的典型身材,另外一個是個三十出頭的壯漢,面部稍微有些漆黑,張悅軒笑笑,一個助跑上前抱住小青年一個滑步把小青年放到地上,那壯年漢子被他這一招嚇唬到了,正在愣神的時候張悅軒轉(zhuǎn)身從他的背后雙手環(huán)住壯漢的腰部,往上一挺,把人抱離地面,照樣的丟到了草垛子上去!
一分鐘多點時間聯(lián)系戰(zhàn)勝對方三人,張悅軒這邊吸引過來了更多男子,還有一些女人的目光!張悅軒玩得興起,也不管什么,迎著就沖過去,要知道張悅軒這是練過那么多年的技巧,而且他身材高大,對付村子里面這些毫無技巧性可言的人,他幾乎是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竟然沒有遇到一合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