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
????“湊巧,湊巧而已”,趙興喃喃的說,頓了一下,他馬上又好奇的問:“老師,那么我大宋是否發(fā)行您書寫的這種‘元祐通寶’?”
????蘇軾的臉已經(jīng)皺把成了一團:“怎么不發(fā)行?怎會不發(fā)行?這種錢的母錢年初就發(fā)送到各地錢監(jiān),現(xiàn)在,錢監(jiān)鑄造出來的錢已有六十萬貫,如果不發(fā)行,這六十萬貫就要溶去……”
????稍停了片刻,蘇軾又繼續(xù)說:“這交趾銅錢是六七日前發(fā)現(xiàn)的,這種錢中間的孔雖然是實心,但除了這個實心方孔,其他的形狀完全以我所書寫的‘元祐通寶’一模一樣,朝廷發(fā)現(xiàn)后,簡直如晴天霹靂——這種錢的母錢,怎么會流傳到外面?
????這可是大問題,從鑄造錢模,到溶化銅汁鑄成銅錢,再打磨、分批運送至各地,前后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前,我根本沒有寫下‘元祐通寶’四個字,誰能如此未卜先知?
????我知道他們是未卜先知,可朝廷大臣們信嗎?他們怎肯相信有人比我還提前寫下了這幾個字?即使我大宋因這批私錢獲利,可這關(guān)系到我的聲譽,我怎能不搞清楚呢?”
????蘇軾顯得有點焦慮。別人遇到這事可能會手足無措。但這事遇到趙興,那簡直是小兒科一樣。他沒用幾次呼吸的時間,就已經(jīng)推敲出了原因。
????“老師……老師曾經(jīng)被沈括那廝拿著書信出首,以至于貶謫黃州。嗯,老師最近可跟人通過信,通信里頭曾經(jīng)有‘元祐’二字?”
????趙興這一提醒,蘇軾也是個聰明人,他馬上領(lǐng)會到:“不好,我最近不止跟一百個人通過信,……從去年到今年,少算也有七百封信?!?br/>
????趙興氣的直翻白眼,你說你沒事寫那么多信干嘛?
????然而,趙興依舊低估了蘇軾的是非,現(xiàn)代人收集蘇軾這時候的信,總共收集了大約三千份,平均起來,蘇軾每天寫十封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蘇軾無愧其“多產(chǎn)作家”的稱號。
????“七百封……其中必定有一個信中,‘元祐’二字被扣下來,用在鑄錢上……有底稿嗎?老師可以翻一翻底稿,大概列出一個表來,我給你查”,趙興熱心的建議。
????蘇軾有點茫然,他神不守舍的站起身來,不自覺得走出門外,似乎聽了趙興的話,打算開列一個七百人的大名單。
????實際上,他需要開列的是個三千人的大名單。
????蘇軾走出書房后,陳公川滿臉敬仰的神情,親自把他送出蘇東坡的書房,他站在門口,目睹著蘇東坡的背影消失在院中,長長的一聲嘆息,沒頭沒腦的說:“讓賊去查賊,唉……”
????趙興似乎沒有聽到對方的話,他滿臉肅穆的目送自己老師的離開,陳公川等到周圍一片寂靜,他反身走到那堆銅錢面前,撿起那枚越國出現(xiàn)的實心“孔方錢”,端詳了半天,好奇的問:“為什么中間是實心的,這不是白送別人一塊銅嗎?”
????趙興摸著下巴,憨厚的回答:“成本,這是出于成本考慮?!追姐~錢’需要兩套沖壓設(shè)備,先沖壓出那個方孔,然后再沖壓出錢形。如果中間不把那個方孔沖壓出來,那么只需要一套沖壓設(shè)備,制作時間也縮短了一半。
????所以,即使那個方孔是實心的,但總體核算下來:一套沖壓設(shè)備,只需要一套模具,減少一套模具、減少一道工序、少雇了一半工人,加工速度提高了一倍……核算下來,實心‘孔方錢’不切去那塊銅,反而更便宜很多?!?br/>
????陳公川拿著那枚實心銅錢走在門口,他擺出的姿態(tài)是對著陽光觀察那枚銅錢,但目光卻掃向了院口,兩個耳朵豎的高高的,感慨的說:“這種錢鑄造真精美,你別說,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剛才小蘇學(xué)士說,這種錢送入銅監(jiān),還有一分四的錢息。據(jù)我所知,這種銅錢是與宋錢等值的。它含銅量比‘元祐通寶’高,鑄造比‘元祐通寶’精美,它分量足,數(shù)量大,誰能想到它只是百十個工匠所完成的……還讓錢監(jiān)白得一成四的錢息,不怕虧本嗎?難道不虧本嗎?”
????趙興也走到門口,一手那一枚真實版的‘元祐通寶’,一手那一枚盜版的‘元祐通寶’,舉在眼前對著陽光說:“這是兩個時代的產(chǎn)物,前者是青銅器時代的技術(shù),依舊停留在‘沙石范’的基礎(chǔ)上,一個錢版鑄造六十四枚錢幣。每次鑄造前,先要鑄造錢范,然后溶化銅汁,將銅汁澆入‘沙石范’……
????溶化銅汁是個慢活,一爐銅汁要燒煤炭無數(shù),還要燒足了時間。而澆鑄銅汁是個急活,動作慢了,銅汁又重新凝固。鑄好銅錢之后,‘沙石范’要被敲碎,取出銅錢,切去灌口,打磨……這些工具太費時間,太費人手、太費能源。
????而后者……瞧,這枚銅錢屬于鐵器時代,是無煙工業(yè)。知道嗎,鑄造銅錢的銅板在出銅礦前,就已經(jīng)被規(guī)定好了尺寸,這種銅板拿到?jīng)_壓機下,無需再經(jīng)過燒溶,只需要擰動最簡陋的螺旋沖壓機,一版子下去,‘大范’沖壓出九十九枚銅錢,‘中范’六十四枚,‘小范’九枚。
????沖壓出的銅錢壓根無需打磨,它直接就是現(xiàn)成的銅錢……想想看,這種鑄造過程省略了多少道工序,節(jié)省了多少時間,而且整個過程,前后都無需燉火,這不是‘無煙工業(yè)’嗎?”
????趙興把兩枚銅錢并在一起,感慨的說:“其實,進化到鐵器時代的鑄幣工業(yè),成本只有前者的十七分之一,也就是說這后一枚實心‘孔方錢’哪怕只值前者的一半,甚至五分之一,依然有賺的。有了五倍的利潤,誰還在乎一成四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