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之后,唐知非又用了很久才把情緒緩和下來,憑空浪費了小半節(jié)課,才終于開始講語文。
至于分班事宜,雖然依舊有些麻煩,但那也是明年六七月的麻煩了。
眼前,還有迫在眉睫的事情。
那就是張小可抄的題。
“三張,一人一張,我做原版。”張小可把題塞給李崢和江青華后,咬開筆帽,氣勢滿滿,頗有些李崢早期的風范,“倒要品一品,靜靜出的題有多妖?!?br/> “對的?!苯嗳A冷峻抽筆,“只是為了學習,不是為了獎勵,咱們走的是這個路子對吧?”
聽聞此言,李崢頭一次覺得,江青華竟也是個可塑之才。
混了這么久,可算是逐漸上道兒了,不錯不錯。
既然是比賽,李崢也便沒有加速作弊,只是如以往一樣低頭瞄向題面。
別說,自己雖然最近做了海量的化學題。
但一看物理題,終究還是更親切一些。
就好像一個男人,遍歷了世間的風塵,最后戀的還是那一口家鄉(xiāng)菜。
李崢不再多想,開始審題——
【2011年8月,我國發(fā)射的宇宙飛船“嫦娥二號”完成探月任務后,首次從繞月軌道飛向日地延長線上的拉格朗日點?!?br/> 【在該點,“嫦娥二號”和地球一起同步繞太陽做圓周運動?!?br/> 【已知太陽和地球的質量分別為ms和me,日地距離為r。】
【該拉格朗日點離地球的距離x滿足的方程為_______?!?br/> 【由此解得x≈________。(已知當λ<<1時,(1+λ)^n≈1+nλ)
李崢看完題的第一反應是。
應該是物競題。
但沒那么難。
與首次接觸化競題的感覺完全不同。
當時看那些恐怖的化合物,根本就是一頭霧水,只能硬來,能混一分是一分。
因為化競中大量涉及本科級別的化學知識,學沒學過化競,根本就是天壤之別,經常連題都讀不懂。
但這道物競題,李崢能讀懂,并且立刻有思路,只是不確定能解出來。
林逾靜偷學了這么久,大家又憋了一個禮拜沒見面。
拿出來問候的物理題,就這么簡單么?
我一個一眼沒看過物競的人都能試上一試?
或者是我太自大了?
也許……很難?
李崢不確定,只好先做起來。
這道題審題的時候,唯一的那一點點困難,大概就是“拉格朗日點”了。
浸淫科幻小說的李崢,自然熟悉這個概念,但糾結于此只會讓這道題變得復雜。
實際上,解這道題,根本不需要知道“拉格朗日點”是什么鬼東西,只需要注意題面給出的關鍵信息即可——
1,這個點在日地延長線上。
2,在該點,飛船和地球一起同步繞太陽做圓周運動。
這兩點,雖是文字敘述,但在物理愛好者眼里,瞬間就可以化為幾何圖和數(shù)學算式。
既然飛船在日地延長線上,就說明它受到地球和太陽的引力,方向相同,只要把兩個引力相加,即是飛船圓周運動的向心力。
既然與地球同步繞太陽,就說明角速度ω相同。
同時,圓周運動角速度,半徑,與向心力之間,又存在f=mrω^2
接下來,只需要把這幾個方程列出來,聯(lián)立求解就是了,初中數(shù)學。
三五分鐘的功夫,第一問的結果就出來了。
該點離地球的距離x滿足的方程為——
ms/(r+x)^2+me/x^2=ms(r+x)/r^3
這個結果頗有些復雜,但思路和計算是真的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