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哲正在和赫敏學習簡單的咒語施展,赫敏顯然對老師這個職業(yè)樂此不疲,而吳啟哲對于咒語的施展也基本上是手到擒來,只是相對來說還不太成熟罷了。
在吳啟哲看來咒語雖然是一種魔法,但這種魔法又需要牽引巫師本身的力量來施展,而魔法力量的來源卻是精神力。
在哈利波特世界中,很多魔法都涉及精神層面的訓練。最典型的包括呼神護衛(wèi)魔法,需要對快樂記憶的強烈再現(xiàn),還有斯內(nèi)普對哈利進行的封閉大腦的練習。對于精神力強大的魔法師,普通的奪魂咒可能對其甚至產(chǎn)生不了應有的效果。另一個不是很明顯的例子就是無聲咒。很明顯無聲咒不是簡單的在心里默念就能夠起作用的,他猜測是需要在默念的同時假想咒語的效果。另外唐克斯的變身魔法也應該需要精神力量的作用,即對要變成的樣子進行想象。
另一方面在體能方面,吳啟哲覺得自己還是非常占據(jù)優(yōu)勢的,通俗來看的話,當兩個人用魔咒互毆時,假如我的體能比你好,也就是說光通過物理上的閃避就能躲開你的魔咒,那當然我更強一些。當然,從本人的觀察來看“體能”這個概念應該包括更多。哈利波特書中曾多次強調(diào)“法力高強”這個概念,個人猜測“法力”的數(shù)值同年齡、魔法使用頻率、天分等等都有關(guān)系。瘋眼漢穆迪曾在《火焰杯》中表示“阿瓦達索命需要強大的魔法力量作為基礎(chǔ)”,如果四年級的學生對著他念可能“最多只會流點鼻血”,所以阿瓦達索命絕不是槍換成魔法這么簡單。此外,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在魔法爭斗上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比如能夠快速的根據(jù)對方咒語釋放反咒,快速的出擊回擊等等。
在魔法方面當然也有天賦一說,有的人天生就會使用魔法,但有的普通人一輩子都只能是麻瓜,但判斷一個是否能成為巫師似乎有沒有必然性,有所謂的純血統(tǒng)巫師家族,但也有父母都是麻瓜但子女卻誕生巫師的家庭,就比如說面前的金發(fā)美少女赫敏。
“喂,丹尼斯,丹尼斯。”赫敏潔白的掌心在吳啟哲眼前晃了晃。
“不好意思,走神了。”吳啟哲笑道。
“你在這樣,我可不教你了?!焙彰羿阶觳粷M道。
“我一定用心,再也不敢走神了?!眳菃⒄茏鐾督禒睢?br/> “這還差不多?!焙彰裘蛑∽煨Φ?。
這時,樹林遠處的什么地方出來低沉渾厚的鑼聲,立刻,千萬盞紅紅綠綠的燈火在樹上綻放光明,明亮了通往賽場的道路。
“時間到了!”韋斯萊先生說道,顯得很興奮:“快點,我們趕往賽場吧!”
韋斯萊先生在前面帶路,可以看到成千上萬的人在周圍走動,喊叫聲,歡笑聲,還聽見斷斷續(xù)續(xù)的歌聲。這種狂熱的興奮情緒是很有傳染性的,大家都笑的合不攏嘴。從樹林的另一邊出來了,這時大家發(fā)現(xiàn)自己正處在一座巨大的體育館陰影中。
上面有遮天蔽日的想帆布一樣的東西,場地就更加夸張了,容納十萬觀眾,面積的大小可見一斑。
韋斯萊先生買的座位在頂層,所以大家還要順著臺階上一段不短的距離。
羅恩甚至開始抱怨:“天哪,老爸,我們的座位到底有多高?!?br/> 帶著嘲弄的語調(diào)突然從下方響起:“這么說吧,如果下雨,你肯定頭一個人知道?!?br/> 看著下面突然發(fā)話的人,大家的目光中都帶著不滿,尤其是韋斯萊先生,看得出兩人平時就沒少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