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堂內(nèi)。
霍耀文跟林燕妮二人邁步走了進來。
恰好看到聶花苓的先生保羅-安格爾,正在門口跟幾個外國人交流。
而聶花苓則是在旁邊笑著說些什么,忽然她注意到霍耀文和林燕妮,便跟這幾人說了幾句,轉身朝著他倆走了過來。
“埃文,尤妮絲,你們倆來的正好?!?br/> 聶花苓走近二人笑著道:“我跟保羅和班坦圖書出版社的人溝通好了,等會他們會在大禮堂這里接收這次參加寫作計劃的作家稿子,無論是散文、詩歌、還是小說都可以。”
林燕妮詫異的問道:“散文他們也收?”
“是?!?br/> 聶花苓笑著點頭道:“班坦圖書出版公司準備為我們這一屆國際寫作計劃參加的所有作家,他們所撰寫的散文、詩歌來共同出版一本散文詩集,而且往后每一屆他們都會如此?!?br/> 聞言,林燕妮滿臉欣喜,她這幾天倒是寫了一點來美之后的散文,大多是對這場國際寫作計劃的有感,和描寫香港人文景色的散文,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投稿成功。
倒是霍耀文琢磨了一下,看了一眼保羅-安格爾那邊,說道:“聶女士,我這幾天撰寫了一本科幻小說,不知道班坦圖書出版社的人有沒有興趣。”
“科幻小說?!”
聶花苓一愣,她跟之前的林燕妮一樣,萬萬沒想到霍耀文會撰寫科幻小說,微微皺眉道:“班坦圖書出版公司出版所有種類的書籍,但霍生科幻小說你確定你能寫好?”
不怪聶花苓發(fā)出此疑惑,她年幼時長在湖北,稍大后就讀重慶的國立中央大學,后來到了臺灣從事寫作行業(yè),又在香港出版多本書籍,清楚現(xiàn)今中國文壇在科幻小說方面是非常薄弱的。
哪怕是香港聞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倪框,在聶花苓看來其所撰寫的衛(wèi)斯理系列,冒險、推理多過科幻元素,特別是來到美國以后,看到各種各樣天馬行空的科幻小說,更是清楚現(xiàn)今香港和臺灣的科幻小說猶如兒戲。
“所以我想讓聶女士幫我過目一下?!?br/> 霍耀文輕笑一聲,沒有在意對方的質疑,畢竟自己之前在聶花苓心里是寫言情小說的,提出疑惑是應該的。
“我對科幻小說了解的不多,不過我可以讓保羅幫你看看,他在艾奧瓦大學的寫作坊教導學生寫作二十多年了,對各種題材的小說散文都很精通?!?br/> 霍耀文道:“那就麻煩聶女士了。”
聶花苓笑著道:“你們是我從香港邀請來的,我自然是希望你們能夠在這場寫作會上有所收獲。”
...
很快,收到通知的其它國家作家也相繼來到了大禮堂,在班坦圖書出版公司派來的幾名編輯的引導和講述下,很多人聽到自己所撰寫的散文、小說能夠在美國出版,紛紛高興不已。
特別是rb的小松左京,他這些年一直在創(chuàng)作執(zhí)筆一本有關rb大地震的書,但構思的情節(jié)有些過于夸張,他怕在rb國國內(nèi)掀起軒然大波,所以一直遲遲沒有發(fā)表,這會兒聽到能夠在美國出版,心里也是高興的很,想著是不是該讓人把稿子從rb帶過來。
等班坦圖書出版公司的人講完出版合作以后,大部分作家都圍在三名編輯的周圍,推銷著自己所撰寫的文章。
霍耀文和林燕妮則是跟在聶花苓身后,找到了忙碌完的保羅-安格爾。
“保羅,你幫埃文看一看這篇科幻小說。”聶花苓拿出一疊文稿交給了保羅-安格爾。
保羅-安格爾一愣,他抬頭看了一眼霍耀文,說道:“埃文,這是你來美國以后寫的?”
霍耀文道:“嗯,在來的第一天看到《環(huán)球時報》報道美國載人登月計劃以后,心里就有了一個想法,這幾天一直在屋內(nèi)執(zhí)筆創(chuàng)作?!?br/> 聞言,保羅-安格爾點點頭,低下頭看起霍耀文寫的英文科幻小說來。
自從1961年蘇聯(lián)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搭乘東方1號飛船升空,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后,這不僅大大地刺激了美國政府,更加深了美國人民對在太空競賽中落后的恐懼。
肯尼迪總統(tǒng)也是在同年改變了阿波羅計劃的目標,發(fā)誓要在1960年代結束前將美國宇航員送上月球。
這一舉動,促使了美國科幻小說界的發(fā)展,每年各大出版公司都會出版數(shù)百本有關科幻題材的書籍,上到外星人入侵,下到載人登月成功。
反正只要是稍微提到一點科幻題材的,在美國這幾年幾乎都賣的不錯,稍微有點新穎或者有趣的科幻小說,幾乎都是本本大賣。
也正是在這十年的科幻小說橫空騰飛的黃金時代,造就了未來全球科幻市場最大的地區(qū)是在美國。
...
《1999-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霍耀文這本書只寫了六萬多字,第一部還沒有寫完,不過這并不妨礙這本故事的前期完整性。
當保羅-安格爾看到前文幾萬字內(nèi)容都在講述未來世界的發(fā)展時,還是有些驚奇的。
手提電話這種概念雖然早已有人提出,但手機能夠拍照,能夠跟攝影機一樣錄像,還能夠鏈接上所謂的互聯(lián)網(wǎng),看電影,看小說,聽音樂,這些新穎的未來暢想還是比較有趣的。
特別是在看到互聯(lián)網(wǎng)貫通全球時,保羅安格爾更是眼前一亮。
接著往下看去,
保羅本以為這一本對未來世界的科幻暢想時,卻是看到文中提到1969年美國nasa發(fā)射的一個探索外太空的探索者旅行者一號,卻是會心一笑。
最近美國國內(nèi)一直在報道阿波羅登月,不少科幻作家都在撰寫跟載人探月有關的科幻小說。
想來埃文也是這個意思。
“……旅行者一號上裝載了一盤銅質磁盤唱片,鍍金表面,內(nèi)藏金剛石留聲機針。這意味著即使是十億年之后,這張唱片的音質依然和新的一樣。它的內(nèi)容包括用55種人類語言錄制的問候語和各國的音樂,包括太陽系各行星的圖片、人類的**官圖像及說明等,這些信息旨在向“外星人”表達人類的問候……”
保羅看到這,心里略有所思。
等他繼續(xù)看下去的時候,卻是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本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小說啊。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fā)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fā)現(xiàn)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