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二天開始,趙思東開始隨隊參加訓練。
為了迷惑宋家布置在暗處的眼線,李青松仍然會時不時刁難和折磨一下趙思東,只不過他很好的把握住了‘度’,看似很殘酷,實際上對趙思東來說卻是絲毫沒有壓力。
當然,這也是兩人事先取得了共識的,趙思東對此適當?shù)谋憩F(xiàn)出了憤怒和不屑。既對自己被刻意針對而憤怒,又對這種見不得光的小動作非常不屑。
在兩人的共同賣力演出之下,時間很快就到了軍訓的第十天早上。
經過了前九天的訓練,今天開始就是野外拉練和野外打靶這兩個項目的練習了。
野外拉練倒是比較常見,很多時候,無非就是把學生集合起來,打起背包跑出營地,在外面跑個十公里左右——實際上真正跑動前進的路程可能連三分之一都不到,后面基本都是用走的,只有快回快營地的時候才會重新再跑上一小段兒。
野外打靶就比較少見了,也就是像東海大學這種全國最頂尖的高校才有的特殊待遇。
打靶本是軍訓的課程之一,不過那都是在訓練場上打五十米固定靶,而且一人也就十發(fā)子彈,過過手癮罷了。
野外打靶就比較**了,部隊標配的零八式半自動步槍,一人五個彈匣,打移動靶!
當然,野外打靶可不是人人有份,畢竟東海大學的大一新生也有好幾千人,真要是人手一槍的話,光是子彈的消耗就會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了。
每個院系評選出十個人,全校一共選出了一百來人,在野外拉練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脫離大部隊,跟著教官一起轉進一處山林之中,在那里,有著野外打靶的專用場地。
趙思東便是這一百多名幸運兒當中的一個。
說起來,他的入選還是很讓其他同學吃驚了好久,因為在他們看來,趙思東非常不得教官的歡心,總是被折騰。哪知最后在提名的時候,李教官居然只提了他一個人的名字!
對此,李青松的解釋是:“我之所以對趙思東同學要求那么嚴格,是因為我覺得他的身體素質非常好,潛力巨大,所以想通過嚴格訓練來讓他變得更強。這么多大學生當中,就只有他能讓我看得上眼!”
在其他同學或唏噓或羨慕的時候,趙思東卻是得到了真正的原因:“趙少,宋家那邊又來命令了,無論如何也要讓你參加野外打靶項目,然后他們故意制造混亂,趁亂對你下手!”
對于這個消息,趙思東倒是顯得很淡然,無非就是想制造一起混亂,然后趁亂給他來一記黑槍,到時候沒人對證,頂多只會認為是誰的槍里的子彈走火了,并不會牽涉到李青松身上,更不可能會令人懷疑到宋家去。
當然,大家都知道,軍訓使用的子彈是空包彈,正常情況下是打不死人的。
但槍械之事保不齊會有什么意外出現(xiàn),就好比說當年香江的國際功夫巨星李天龍之子在花旗國拍電影時,明明是道具槍,結果在拍攝時一槍要了他的小命。
所以偶爾在空包彈里混進一顆真子彈也不值得奇怪,對吧?
……
上午八點半,野外拉練正式開始。
每個連隊都排成了三排,邁著還算整齊的步伐向前跑著。
說來也有趣,平時人們說排或行,是橫著算的,說列,是豎著算的。
而在部隊里則剛好相反,說排或行的時候,是豎著算的,說列的時候,才是橫著算的。
一排十人,三排就是三十人。
全體參加軍訓的學生多達數(shù)千人,光是出營地的大門就花了大半個鐘頭。出了營地之后,在教官的帶領下,大家沿著營地門前的大路開始按預定的路線向山里前進。
趙思東所在的三連被排在了最前面,而他本人更是成為了排頭兵,邁著矯健的步伐向前跑著,一邊跑一邊在心里整理著自己和李青松定下的計劃。
宋家既然要在暗中槍殺自己,那么動手的人就必然不會是那一百多名參加野外打靶的學生,也不會是指導他們打靶的教官,而是隱藏在山林暗處的殺手。
只不知這個暗處的殺手是普通人還是像李青松這樣的異能者,如果是普通人倒還比較容易打發(fā),若是異能者的話,就要考慮對方會不會在某些情況下狗急跳墻,傷害到其他的學生。
李青松曾經提出一種方案,到時候讓趙思東假裝中彈倒地,吸引對方出來察看,然后一舉將其拿下。
不過這個方案被趙思東否決了——倘若殺手并不出來察看,而是直接再給補上幾槍,到時候再去追他就會比較麻煩,而且也容易被人看到。如果那些學生看到自己的同學中槍倒地,過幾天又活蹦亂跳的出現(xiàn),豈不是會讓他們很容易聯(lián)想到什么?
所以他決定換一種思路來行事。
既然無法肯定殺手會不會按自己的節(jié)奏來走,那就干脆打亂對方的節(jié)奏,讓他不得不跳出來!
根據(jù)李青松傳來的消息,宋家派出的殺手會在野外打靶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先制造一起混亂,然后令趙思東身邊的人被調開,這個時候再給他來一個一擊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