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輦上,葉落公子正襟而坐,神態(tài)肅然。
蘇云坐在他對面,仔細打量葉落,只見他氣息枯敗,倘若不解答那三個問題,恐怕他真的會因此吐血而亡。
“你有錢嗎?”蘇云想了想,問道。
葉落公子顯然早就習(xí)慣裘水鏡一脈的作風(fēng),熟練的取出錢袋子,道:“這三個問題多少錢?”
蘇云又想了想,覺得自己倘若像水鏡先生那樣收錢,多半太坑了,于是道:“師弟是做生意的天才,你覺得這個問題值多少錢,給多少錢便是?!?br/>
葉落公子呆了呆,痛心道:“大師兄,你太坑了!水鏡先生回答問題,好歹還是便宜的,你倒好,直接獅子大開口?!?br/>
蘇云回憶裘水鏡解答過的問題,這才恍然。
裘水鏡回答他的問題,的確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同樣的道理,他回答葉落公子的問題,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倘若用金錢衡量,恐怕葉家要傾家蕩產(chǎn)!
“師弟給我一塊青虹幣便是。”蘇云笑道。
葉落公子松了口氣,取出一塊青虹幣,推了過去。
蘇云收下這塊青虹幣,道:“這三個問題,其中老無人區(qū)的神王妖王,這個問題薛圣人可解。薛圣人曾經(jīng)解決過一次,自然可以解決第二次?!?br/>
葉落公子怔了怔,細細思索,抬頭道:“我想不出薛圣人用什么辦法可以讓神王和妖王不出手。”
“不需要你想,薛圣人來想便可?!?br/>
蘇云頗為不解,道:“既然薛圣人能夠解決,你拼命去想他的解決之道又有什么作用?另一個問題是領(lǐng)隊學(xué)哥,對于領(lǐng)隊學(xué)哥,人魔比我們惦記得更深?!?br/>
葉落公子心頭微震,看向與蛟龍輦并駕齊驅(qū)的鳳輦,紅衣少女梧桐靜靜地坐在那里,李竹仙和白月樓則對著空氣有說有笑,顯然是在與人魔梧桐聊天。
這幅場面令人毛骨悚然。
“倘若領(lǐng)隊學(xué)哥出現(xiàn),人魔會比誰都上心。”
蘇云道:“你看她依舊從容,說明她有對付領(lǐng)隊學(xué)哥的把握。師弟,把問題交給有能力解決的人,自己沒有必要想太多,徒增煩惱?!备伦羁焓謾C端::
葉落公子目光落在少女梧桐身上,突然梧桐向他看來,他急忙收回目光,沉聲道:“那么還有第一個問題,劫灰怪!劫灰怪如何解決?童家運走劫灰怪,這些劫灰怪倘若被放出來,吞噬生靈,恐怕堪比天象境界的大高手。如此龐大的一批高手,如何應(yīng)對?”
蘇云微微一笑,看向窗外,悠然道:“師弟,朔方城是誰建的?”
“朔方城太久遠了,早在幾千年前便已經(jīng)存在,是抵御外敵入侵要塞。后來樓班樓天師功法大成,率領(lǐng)門人在這里修建了一座新城……”
葉落公子說到這里,腦中仿佛傳來轟隆一聲雷鳴,失聲道:“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指樓班天師留下的神秘傳承通天閣!是了!我怎么忘記了他們?”
他站起身來,激動得走來走去,連聲道:“是啊,我原應(yīng)該想到的!朔方城是樓班天師建的第一座城市,當年追隨他一起建立朔方城的門人,都是建筑顯學(xué)上的大宗師!據(jù)說他們因為不甘樓班天師沒有封圣,于是成立通天閣!”
蘇云愕然,他想的與葉落公子想的完全不一樣。
他想到的只是可以利用樓班留下的大圣靈兵,來操控朔方城這口巨型靈兵,對抗劫灰怪。葉落公子說的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通天閣極為隱秘!”
葉落公子興奮莫名,道:“里面的人神龍見首不見尾,據(jù)說加入通天閣的人都有極高的智力,甚至不乏有天道院的士子!還有傳聞還說,他們沒有所謂的教義,只有理念,這個理念便是以自身的才智,把橋修到天上去,修到傳說中的仙界去,因此叫做通天閣!”
他重重擊掌:“通天閣的圖騰是一個木頭盒子圖案。通天閣的高手肯定不會坐視劫灰怪爆發(fā),因為樓班天師建造朔方城的目的,就是為了鎮(zhèn)壓住地底劫灰城!”
蘇云面不改色,心中卻是極為震驚:“通天閣?一群熱衷于搞建筑的大士?這些人真的會在劫灰怪暴亂時出現(xiàn)嗎?”
他不知道葉落公子消息來源的真實性有多少,不過,在他心中自己既然接過了樓班托付的木頭盒子,那么便須得完成樓班的遺愿!
“他們的圖騰是木頭盒子圖案,難道就是我手中的那個木頭盒子?”
蘇云雙手抄袖,摸了摸袖兜里的木頭盒子,心中有些疑惑。
“樓班攤友親口對我說,是他的弟子把木頭盒子和他葬在一起,這些通天閣的高手既然以木頭盒子為圖騰,為何還要把木頭盒子埋葬?”
他頗為不解,心中默默道:“他們應(yīng)該知道木頭盒子是打開塵幕天空的鑰匙,而塵幕天空則是控制朔方城的鑰匙。這等寶物,為何要送入墓中?害得樓班攤友擺攤幾十年也沒能送出去……”
葉落公子哈哈大笑:“我可以高枕無憂了!”
蘇云正欲下車,突然只見天空中一只白鶴飛來,那白鶴飛速墜落,來到蛟龍輦上空化作一個寬袍大袖的道人,道袍兜風(fēng),徐徐落在窗外,站在空中與蛟龍輦同行。
“閑云道長?!碧K云在車中見禮。
閑云道人抖了一下拂塵,腳不著地,在空中還禮,遞過來一張紙,道:“士子,這是仆射擬定的七大世家挑戰(zhàn)次序表。請士子過目。”
蘇云接過看去,只見排在第一位的便是陸家,第二位是童家,之后依次是林家、武家、文家、周家和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