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宮原靜覺得這個故事還有點不夠,把這一疊并不算少的原稿仔細的看過了兩遍之后,宮原靜對著看起來顯得稍微有些忐忑的綠川幸說道:
????“就故事性、情感飽滿程度和感動指數(shù)而言,螢火之森整個故事已經(jīng)做的很好了,考慮到這是你的第一個短篇作品,說是堪稱完美也不算多過分,可以改動的地方不多,但是還有一點不足的地方?!?br/>
????畫短篇作品有時候比畫長篇作品更難,因為要在有限的篇幅和頁數(shù)上展示人物性格,做好故事的起承轉(zhuǎn)合,還得讓讀者覺得有吸引力,開頭和結(jié)尾必須循序漸進,過程不至于生硬……這其實都是很難的事情。
????很多漫畫家都是不喜歡做短篇的,因為做短篇比做長篇更費腦子。
????螢火之森的故事結(jié)構(gòu)處理方法其實跟很多的短篇作品都類似,這不能算是亮點,那就是讓故事在沖突和感情的最高潮結(jié)束,以沖擊讀者的情感和心靈。
????這種戛然而止,反而能讓讀者產(chǎn)生更長久的余韻。
????螢火之森出色的是從頭到尾的細膩的情感處理,這個故事從頭到尾就是為了讓相戀的男女主角擁抱一次,也僅僅是為了讓男女主角擁抱一次,擁抱完了,這個故事也就完了。
????不得不說,有些漫畫家就是極其善于駕馭某些題材的作品,這個甚至跟他們的年齡或者經(jīng)歷關(guān)系不大,綠川幸就是在治愈領域內(nèi)的專業(yè)人士。
????當然了,現(xiàn)在的她還僅僅是一個新人,所以對于宮原靜的意見她是很重視的,此時她的臉上表現(xiàn)出一幅虛心聆聽的樣子。
????雖然是僅僅是工作關(guān)系,但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千斗五十鈴的這幾位漫畫家,一致認為宮原靜是個超神的漫畫家,畫功自然不必說,單單是他對各種題材的駕馭能力,以及在少年和少女漫畫上都能一展所長的“男女通吃”性,加上跟喝水似的量產(chǎn)能力,工作時間短,畫原稿效率極高,勤奮……總之越靠近宮原靜的人對他越佩服,誰不服,自己可以試試像宮原靜那樣的工作,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難度了。
????當然了,宮原靜認為自己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并不算太夸張,畢竟他是二世為人了。
????“從故事的節(jié)奏性和沖突性上來說,螢火之森從開始一直到結(jié)束的過程中是偏于平直的……我的意思是說,在看到這個故事的開頭的時候,讀者就可能猜到故事的結(jié)局了,哪怕是想不到結(jié)局,讀者們也會隱隱對故事的走向有了猜測?!?br/>
????“特別是這個‘被人類碰到了就會消失’的這個設定,基本上就是在告訴讀者,男主角到了最后一定會消失?!?br/>
????“這會降低故事的期待性和真正結(jié)局時帶來的沖擊和感動?!?br/>
????宮原靜的話很好理解,也確實是那么一回事,任何故事在開始的時候,就被讀者猜到結(jié)局,總歸不是一個好現(xiàn)象,未知性是引起讀者閱讀興趣的關(guān)鍵。
????特別是帶著點悲劇色彩的故事,要知道,跟歡樂向的作品相比,悲劇向的作品的被接受度是偏低的,悲劇作品一般賣不過喜劇作品也不外如此,很多讀者在提前知道自己要讀的是一個悲劇故事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會拒絕入坑的。
????“螢火之森沒有什么大毛病,總結(jié)起來很簡單,就是要故事的過程中要給讀者能夠看到期望,然后期望落空的時候,讀者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悲性?!?br/>
????制造絕望,然后制造希望,接著摧毀希望,結(jié)局讓故事回歸絕望,這是一種比較套路化的故事框架,但是誰也無法否認,這個套路用起來十分好用。
????螢火之森不是一個絕望的故事,本質(zhì)上它是在講述一種美好的感情和救贖,男主角的死不是對這種感情的破壞,而是一種升華。
????就故事而言,相戀雙方的銀和螢都期盼著相互擁有對方,后來他們確實擁有對方了,雖然僅僅只是一瞬間。
????從他們的角度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治愈的故事,當然了,讀者肯定不會這么想就是了,大家更愿意去接受,也更喜歡大團圓式的結(jié)局,對他們而言,男女主角最后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然而真的是這樣的結(jié)局的話,螢火之森就不是螢火之森了,作品帶來的感動就會大打折扣了,故事的創(chuàng)作者是不會接受這樣的事情的,明明是能做到感動100%,為什么要退50%?
????這就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