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銀盔皆精銳,壯士百人如何歸
郭嘉離開后,荀彧搖了搖頭也轉(zhuǎn)身投入到忙碌中。無論此戰(zhàn)司馬朗將獲得怎樣的結(jié)局,荀彧都需要做好相應(yīng)的準備。任何的大意可能都將使?jié)}川在這個動蕩的時刻萬劫不復(fù)。
出了潁川城,呂曠徐庶等人分別依照司馬朗的吩咐行軍。高順跟著司馬朗與典韋同路而行了。這一戰(zhàn)司馬朗可謂信心十足,四千朗家軍氣勢恢宏的離開了潁川城。
除了司馬朗以外,他手下的五位將領(lǐng)更多的是對司馬朗的信任,而那新招的三千兵丁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將面對的敵人數(shù)量是自己一邊的好幾倍。
行軍一日一夜后,呂曠和徐庶在臨嶺埋伏下后,司馬朗也帶著典韋和剩余的三千人在岔路口與高順、袁紹分道揚鑣。分別前,司馬朗將一錦囊遞給高順吩咐道
“應(yīng)之遠遠望見賊營便立刻隱于林中,拆開錦囊依計行事?!?br/> 隊伍各自繼續(xù)前行,高順帶領(lǐng)的一百也已經(jīng)在距離長社外黃巾大軍不到五十里的地方埋伏下了。而他們還需要再安靜的等待上幾個時辰,直到太陽下山。
“應(yīng)之兄弟,我們此行究竟如何計劃,我要如何配合你?”耐不住寂寞的袁紹閑來無事可做便上來和高順搭訕。
“等到入夜,我們一旦行動,請袁大人立刻前往長社請城中大軍出城支援。切記,圍而不打,讓他們有路可逃。但萬不可讓他們往潁川去!”
高順平淡地回答著袁紹,但雙目卻一動不動的盯著遠處黃巾大軍的方向,時刻不放松警惕。而他帶來的一百陷陣勇士也個個馬不卸鞍,人不脫甲,二十人一組輪流警戒。
戲志才在一旁見高順表情冷漠眉頭也是微微皺起,繼而在一旁說道:“高將軍,不知此戰(zhàn)你帶著一百勇士深入敵營后該如何脫身?”
“應(yīng)之不知,公子予我錦囊一只,待太陽落山后方可開啟。想必公子定為應(yīng)之安排了退路?!甭牭綉蛑静湃绱思怃J的問題,高順的眼神沒有一絲的波動,看向敵陣的眼神反而更加堅定。
“唔~伯達賢弟才智過人,才實是過慮了?!睉蛑静判@了一聲,轉(zhuǎn)身對袁紹說道:“袁大人,天氣炎熱,我們恐怕入夜才能行動,我們不若去那邊樹下乘涼吧!”
說完戲志才遞給袁紹一個“跟我來”的眼神,便朝后方走去。
兩人在樹下席地而坐,袁紹好奇的看著戲志才,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等候著身旁人的教誨。
“袁大人可是想要招攬幾位司馬伯達的家將?”戲志才笑看著袁紹。
“咳咳,這,哈哈!”袁紹聽了戲志才的話,尷尬笑了兩聲,繼續(xù)說道,“我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
“既如此,袁將軍日里好生休息,夜晚要辛苦了。”不等袁紹說完,戲志才就淡淡地打斷了他,閉上雙目養(yǎng)起神來。
一句話被堵死的袁紹可謂是更加尷尬了,可他抓耳撓腮了半天也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再轉(zhuǎn)頭看看一旁的戲志才,不知道此刻該如何是好。
思索了良久,袁紹才幽幽地開口對戲志才說道:“亂世方啟,我袁紹大好男兒怎可不為國出力,為家門爭榮。只恨自己才疏學(xué)淺,還希望先生教我如何在這亂世為蒼生謀福!”
“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何愁報國無門?!”戲志才依舊微閉著雙眼,平淡地說道。
噗~
“先生!”
“袁將軍,這是做何,快快起來!”
只聽得一聲響,袁紹竟單膝跪在了戲志才的面前,雙手抱拳,對戲志才恭敬至極。而戲志才見此情形也是難以安坐,急忙起身來扶袁紹。
“先生,”袁紹跪在地上沒有起身,而是繼續(xù)說道:“紹雖出身名門,卻尚無功德。雖故吏眾多,卻難覓良才。雖空有大志,卻獨木難支。此番黃巾造亂,朝廷出兵鎮(zhèn)壓難免大動干戈。若能借此機會立得戰(zhàn)功,必將揚名千古。紹聽聞先生才智冠絕,誠心請先生教我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