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瑟瑟發(fā)抖,離開暖閣,傳旨去了。
楚皇余怒未消,不知過了多久,才好了一些。
只有看見趙昊的時(shí)候,眉頭才舒展開。
如今,趙昊......已經(jīng)是他僅有的寬慰。
“這些......也是方休教的?”
楚皇看著趙昊,問道。
趙昊想了想,說道:“師父只是帶兒臣去救濟(jì)災(zāi)民,百姓疾苦......是兒臣看見的?!?br/> 楚皇點(diǎn)了點(diǎn)頭,便不再說話,仿佛陷入了沉思,眉頭時(shí)而緊皺,時(shí)而舒展。
趙昊只是在一旁看著,沒有出聲。
片刻之后,楚皇抬眸,深深的看了一眼趙昊,問道:“昊兒可曾想過,如何能使百姓安居樂業(yè)?!?br/> 趙昊稚嫩的小臉,露出沉思之色,看上去頗有些滑稽。
“父皇,兒臣以為,使百姓安居樂業(yè),只要讓他們吃飽飯即可。”
楚皇笑了笑,摸了摸趙昊的小腦袋。
嘆了口氣,說道:“讓百姓吃飽飯,何嘗容易。”
在楚皇眼里,趙昊一直是個(gè)孩子。
直到剛才哭訴百姓疾苦,才讓他覺得,這孩子年紀(jì)雖小,卻比他的兩個(gè)皇兄更加懂事。
所以才有了考校的想法,雖然得到的回答并不如意。
可對于一個(gè)孩子而言,并不算太差。
畢竟,身為皇子,最重要的是有一顆仁厚之心,要懂得愛民。
離京就藩后,也要愛一方之民。
只有這樣,大楚的江山才能長久。
“師父也是這樣說的。”
趙昊臉上露出興奮之色,激動地道。
聽見這話,楚皇有些詫異,問道:“方休他是怎么跟你說的?”
趙昊道:“師父只是告訴兒臣,讓百姓吃飽飯并不容易,即便是再賢明的君王,再清廉的文武百官,也未必能做到百姓安居樂業(yè)。
師父還送給兒臣一句話,若要百姓安居樂業(yè),需要懂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楚皇眼前猛地一亮。
隨即,又有些不敢相信……
這樣的話,是方休那小子說的?
莫非此方休非彼方休?
楚皇問道:“昊兒,你師父年紀(jì)多大?”
趙昊道:“師父應(yīng)該比兒臣年長十余歲?!?br/> 比昊兒年長十余歲,尚未及冠。
天底下同名同姓的人雖多,能有機(jī)會與皇子相識的,無非只有京師中的勛貴。
勛貴子弟、尚未及冠,又名方休……
想來,也只有他了。
實(shí)在沒有想到......
那小子,平日里表現(xiàn)的不學(xué)無術(shù)、懶散至極,竟然能說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種話。
不知怎么的,一幅幅畫面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中。
先是進(jìn)獻(xiàn)茶馬互市、改土歸流之策。
而后,查出武備庫一案,順藤摸瓜,牽出其背后的工部與勛貴。
如今,又教導(dǎo)皇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若天下的臣子都如他這般一顆赤誠之心,為國為民。
朕......又該省多少心。
............
方府。
懷有一顆赤誠之心的方休,正在嘗試著新的冰沙。
他發(fā)現(xiàn)酸梅湯加上冰沙之后,口感也要比之前好上不少。
京師的百姓,善于接受新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