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穎的假期自由又愜意,媽媽見女兒瘦了好大一圈,臉色也沒了以前的紅潤,更是心疼不已,變著法子地給她弄吃的。
穎穎隔三差五地找借口出去,回來時拎著大兜的蔬菜瓜果,媽媽剛開始心疼錢,后來也麻木了,再說,女兒學習用腦子,不吃蔬菜缺乏營養(yǎng),她也不敢太節(jié)省。
穎穎被村里人希望的眼光看得心熱,一有時間,便在楊家圪嶗附近的山嶺上逛,希望能找到致富的方法,誰知越走心里越是悲涼,楊家圪嶗的人想要脫貧致富,除非石頭能賣錢,山上,除了可憐的一點兒植被,就只有石頭。
農民,沒有土地,靠什么生活呢?
穎穎最初還想讓村民栽種果樹,現在,這個夢想破滅了。
以前她就沒有留意這些,現在才發(fā)現山上的樹木長勢很慢,那些核桃棗樹,很多年前就那么粗,而且,樹上結的果子,和她在農校果園見的,也相差很大,產量不足人家的三分之一。
這都怪樹木扎根的地方,沒有多少土壤,蓄不住水肥。
穎穎對村里人,也是抱著能幫就幫的態(tài)度,去年她跌進低谷時,只有山娃媳婦顯出一絲好意,她現在也只幫了這一家,其余的人,幫不上也不能怪她。
山娃媳婦怯怯地送來一雙羊毛手套和襪子:“羊買來的時候,都剪過毛了,只有奶羊身上有點毛,可惜太短了,我費好大勁才紡成線,你別嫌棄?!?br/> 大山聽從穎穎的建議,買了三只奶羊,山娃每天凌晨擠了奶,送到十里堡鎮(zhèn)上的訂奶戶,一個月能拿回一百多塊錢,除了給羊買飼料,還能結余十多塊。
楊家圪嶗太窮,小孩子營養(yǎng)不好,很多娃兒兩歲都不會走路,山娃那個兒子,因為難產,比別的孩子更不堪,沒想到喝了兩個月奶,孩子瘦骨嶙峋的身子長了肉,臉色也紅潤起來,而且,很快就學會走路,現在都能雙腳起跳。
山娃媳婦對穎穎滿心感激,便薅了些羊毛,給穎穎織了沒有染色最是原生態(tài)的手套襪子。
這就是好人的心意,受到恩惠,便想著盡力回報。
惡人和好人的區(qū)別,受到恩惠認為是理所應當,一旦索取沒有回報,他們就會遷怒,甚至把自己的過錯,誣賴到對方身上,只為了他的心理能夠平衡,比如楊磊,負了穎穎,還恨她連累自己名聲。
穎穎從山上挖了些野生的核桃和板栗苗兒,栽到空間里。
看到女兒平靜的外表下,總有一種淡淡地落寞,當爸媽的心疼不已。
郭連弟不想進城,也不想女兒傷心,最后,暗自做了個決定,這天,他給老婆交代了一聲,便出了山,這一去就是十多天。
爸爸也不是頭一回離開家,剛開始穎穎沒感覺什么,可時間太長了,穎穎開始后悔起來,她不該逼迫爸爸,盡管覺得是為他們好。
好不好,在于感覺,爸爸媽媽并不覺得在山里受苦,她憑什么非要將自己的感覺強加給他們呢?
穎穎決定等爸爸回來,父女倆好好談談,讓他們自己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