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莽,敦煌城。
一如東海武帝城先前超然于離陽王朝之外,北莽境內(nèi)的敦煌城也不受北莽的管束,這座規(guī)模不小的城池,住了七八萬人,魚龍混雜,至于其為何能夠自立門戶卻不被北莽王朝拔除……眾說紛紜。
有人說,那有著“二王”美譽的敦煌城城主,其實是當(dāng)朝北莽女帝的孿生姐妹……也有人說這位敦煌城主曾與年輕她十幾歲的北莽軍神拓跋菩薩有過一段可歌可泣的姐弟戀情……還有人說,敦煌城主年輕時風(fēng)華絕代,被那以武登頂,綽號“半面佛”的持節(jié)令慕容寶鼎驚為天人,害了單相思……
總之,無論北莽女帝,北莽軍神拓跋菩薩,還是“半面佛”慕容寶鼎,在北莽王朝都是攪弄風(fēng)云,手眼通天的大人物,敦煌城城主無論和他們中的誰有關(guān),都不是一般人能惹得起的,因此這敦煌城才被橘子州默許在兩州邊境上扎根發(fā)芽。
但世人傳言,總歸是添油加醋,越傳越玄乎。
季青臨和徐堰兵來到敦煌城,迎接他們的,是一位眼角眉梢俱是媚意,婀娜多姿的豐腴女子。
紅薯。
季青臨清楚,自己這位貼身丫鬟的真實身份,其實和青鳥一樣,都是自己的死士,隨時準(zhǔn)備為自己赴死。除此之外,她還是敦煌城城主的侄女,以及北莽十大殺手之一的錦麝。
此刻貼身扈從徐堰兵在身邊,季青臨即便看到許久不見的紅薯有些心癢,也暫時也不好和她卿卿我我,便只是與她寒暄,隨她一起入敦煌城去。
入得敦煌城來,紅薯帶著季青臨和徐堰兵在敦煌城四處逛了逛,然后三人一起入了敦煌城的紫金宮,一路穿廊過道,滿目錦繡,來到一處內(nèi)廷宮苑,紅薯設(shè)宴為二人接風(fēng)洗塵。
飯畢,三人聊了會有的沒的,徐堰兵便識趣地獨個兒去紅薯為他準(zhǔn)備的房間休息了,讓季青臨和紅薯主仆二人獨處,臨走時說道:“陛下,有什么風(fēng)吹草動,便趕緊呼喚臣?!?br/>
季青臨點了點頭,接著便與紅薯一起離開,去了另一個院落。
那院落,竟和當(dāng)年北涼王府季青臨的院落是如出一轍的布局,撲面而來一種熟悉感。
紅薯柔聲道:“陛下回家了?!?br/>
季青臨看著面前這位表面上最熱絡(luò),實則性情最為涼薄的貼身丫鬟,輕聲道:“紅薯,有什么想說的,便都告訴寡人吧?!?br/>
對于紅薯和敦煌城的事情,他其實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但他還是想聽聽,紅薯會怎么跟他說。
紅薯上前,拉著季青臨來到靠窗榻下躺著,柔聲道:“不瞞陛下,這敦煌城的城主,其實是奴婢的親姑姑,姑姑她當(dāng)年本是北莽王朝的妃子,后來被當(dāng)時還不是女帝的慕容氏構(gòu)陷,爭寵落敗,失去了皇后之位,好在耶律先帝留有一封秘密遺詔,不允許當(dāng)時身為皇后的慕容氏殺害姑姑,還要求保姑姑一世平安,總算給了姑姑和我一條生路。后來,姑姑帶著奴婢流離失所,幸而遇上了當(dāng)時的王爺和王妃,王爺秘密扶持姑姑做了敦煌城城主,奴婢則作為質(zhì)子,跟隨王爺王妃一起去了北涼王府,奴婢雖是質(zhì)子,可王妃待奴婢如親生女兒,還盡心盡力傳授奴婢武藝,從那時起,奴婢就愿意為王妃效忠,王妃讓奴婢做陛下的死士,奴婢也是心甘情愿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