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這么急的離開,是因為木岱要思考一下抓捕喪尸的方法。
讓陳問去引誘喪尸,顯然是個很危險的事情。
畢竟稍不注意,被喪尸抓住的話,陳問基本上是沒有活路的。
除非他待在木岱的動物根范圍內,但喪尸卻都在公園外面,那是動物根遠遠無法觸及的地方。
而且還有一個效率的問題,以動物根五百米的長度,陳問基本要把喪尸引誘到到小山一半的位置,動物根才能碰到。
公園外一直到半山腰,還要高速的跑動,絕對累的夠嗆,跑一趟起碼要休息半天。
效率太低了。
綜合安全和效率問題,木岱決定換一個思路。
其實,未必一定要用動物根來吸收喪尸,植物根也可以。
但問題是植物根行動力太差,面對移動的喪尸基本沒辦法。
就算喪尸保持不動時,植物根只要一扎進喪尸的身體,喪尸就會立刻開始移動,扎進去的幾條植物根根本不管用。
除非喪尸專心啃人的時候,就不會大幅度移動,植物根才能得手。
所以,如果有辦法讓喪尸無法大幅度移動,植物根也可以輕松的吸收喪尸。
很快,木岱就想到一個辦法,就是陷阱。
如果制造一個狹窄的陷阱,讓喪尸掉進去無法大幅度移動,那么植物根就可以使用了。
再讓陳問再陷阱旁做誘餌,保證那些傻乎乎的喪尸會一個接一個的排隊跳下去。
這么以來,效率是上去了,但陳問的安全似乎還是無法保證。
畢竟陳問要吸引喪尸來到陷阱這里,如果在吸引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到,被一個隱藏的喪尸直接撲到,那就麻煩了。
或許,可以改變一下引誘的方式。
木岱之前的想法是,讓陳問到公園外面,去大街小巷里發(fā)出聲響,將喪尸吸引住后,他在往陷阱的方向跑來。
但如果直接發(fā)出噪音將喪尸吸引到陷阱旁,是否也可行呢?
木岱曾經也做過一段時間的喪尸,知道喪尸是通過視覺、嗅覺、聽覺三種方式一起來判斷目標的。
聲音是可以讓喪尸有一定的反應,但如果聲音的距離太遠,喪尸就不會繼續(xù)行動。
只有加上視覺和嗅覺的刺激,才能讓一個喪尸確定食物,并開始拼命的去追。
大部分喪尸都是這樣,但也不排除一些特例,比如木岱還沒扎根的時候,見過那個超大個喪尸,就是被槍聲從遠處吸引來的。
根據喪尸這個特點,木岱想出一個效率又高,又能保證陳問安全的辦法。
那就是將陷阱設置在離喪尸不遠的地方。
比如在公園外,尋找一個比較狹窄的地方,做出一個極深的陷阱,讓陳問站在陷阱旁邊發(fā)出聲音,聽到的喪尸會對聲音做出反應,并向聲音方向短距離移動。
一些距離過遠的喪尸移動一下后,視覺和嗅覺沒有受到刺激,便不再移動。
但距離近的喪尸稍微移動一下,就能看到陳問了。
發(fā)現食物的喪尸會不顧一切的撲上陳問,根本不會估計腳下的路,最后的結果就是一頭扎進了陷阱中,被陷阱里密密麻麻的植物根所吞噬。
因為喪尸可能從四面八方過來,所以干脆把陷阱設置成“回”字型的,中間一塊實地,作為誘餌陳問站的地方,周圍全是陷阱。
這樣就可以保證陳問的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