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大明的文官很牛掰。平日里沒個事做,都會騙騙廷杖,邀邀直名。
如果他們知道弘治皇帝開口要吃的,那彈劾的奏章,絕對幾麻袋都不夠裝的。
如果是朱厚照這貨當皇帝,當然可以不在乎,但是弘治皇帝不行,他一直都想要一個“賢君”之名。
不然,他“寬厚仁慈,躬行節(jié)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為的是什么啊。
學他父親,幾十年不上朝,它不香嗎?
要知道這大明王朝,除了開國的太祖與成祖外,但凡勤勉的,三十幾歲就掛。而那偷懶的卻都可以多活幾年。
當然,偷懶的基本上都是昏君。
弘治皇帝是個勤勉,要名厲害的皇帝。
所以在想怎么“吃到”,又不會被彈劾的問題上,他被難住了。
另一邊,朱厚照挺著自己的肚子,倚靠在廚房中的椅子上,哼哼嘰嘰的起不來。
他這是吃撐了。
不過,吃的開心,吃的舒服。
不是這肚子不爭氣,他覺得他還能再來一鍋。
“殿下,我家的事?”
許玄看朱厚照也吃好了,開口問那“媳婦”的事。
許玄的腦中真沒這印象,所以才從朱厚照口中打聽。
這樣的事,除非許玄扮失憶,否則他根本不好向原主的父親打聽。
怎么問?問自己是不是有婚約?
當然要向陌生人問了。
“這事……你,你來回答?!?br/> 朱厚照有一個好習慣,答應(yīng)的事絕對會做到,所以在搬食材時,他早已經(jīng)派小太監(jiān)打聽過了。
本來想說的,但東西太好吃了,所以沒來的及說。
剛才想說,這不,又吃撐了,所以指了一下身前的太監(jiān),所以讓他說。
“殿下,真說?”
然而那太監(jiān)卻犯了難,似乎不太想說。因為這是大明的丑聞??!
潛規(guī)則,總是丑的。
“說!本太子命令你說!”
然而朱厚照這狗東西,一點兒也不在乎。好像這家伙就不懂啥叫面子。
“是?!?br/> 太監(jiān)應(yīng)下,這才開口:“前朝除夕不下雪,百官上書讓皇上祈福,皇上不從……殺司天監(jiān)……下雪了……從此……”
“你是說從此有什么災(zāi)什么難,大明便會殺司天監(jiān)祭天?”
許玄聽的都驚了。
這事兒他可沒聽說過。
莫非自己穿越個假的大明朝?
什么年代了?還有殺人祭天的。
“這個……也不是都殺,是預(yù)測失誤,又或是沒辦法……”那太監(jiān)說。
懂了。這不就是曹操的借糧草官腦袋一用嗎?
軍隊沒糧了,把糧草官腦袋一殺,責任一推,收買人心?。?br/> 這沒什么不好理解的。
再想一想中國封建王朝玩的還是天人感應(yīng)一套,出了天災(zāi)就是皇帝的鍋。
過去,許玄沒有深入了解,畢竟古代的皇帝關(guān)自己什么事,聽到了也是哈哈一笑,嘲笑皇帝的倒霉。
沒想到啊,沒想到,皇帝倒霉了,司天監(jiān)卻會因此掉腦袋的。
再一想,明朝似乎是小冰河時期,天災(zāi)頻繁。
嘶--自己豈不是危險了?
潛規(guī)則之所以稱為潛規(guī)則,就是因為不可說。
畢竟中國號稱不用活人祭天,所有人翻史書,都絕對找不到殺司天監(jiān)祭天的記載。
要知道哪怕是后世,這天氣預(yù)報不準也是常態(tài),更不用說這大明,還是小冰河期了。找司天監(jiān)的“不準”,簡直不要太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