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和狄仁杰便同時豎起耳朵。
裴紹卿略一沉吟,然后朗聲念道:“蜀道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br/> “蠶從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br/> ……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嘆?!?br/> 哪首唐詩寫得最好,從來就沒有定論,有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有說崔顥的《黃鶴樓》,但裴紹卿最喜歡李白的這首蜀道難。
這道詩真把蜀道的壯美與險絕寫到極致。
武則天和狄仁杰也完全沉浸在李白這首詩描述的險絕風(fēng)光中,眼前仿佛呈現(xiàn)出一條羊腸鳥道直通懸崖巔。
套用網(wǎng)絡(luò)語,就是畫面感太強(qiáng)了!
好半晌之后,狄仁杰才長嘆一聲,道:“好詩!”
武則天也道:“現(xiàn)在我才真信了文曲星君之說?!?br/> “是啊?!钡胰式芤采钜詾槿坏牡?,“臣也不信凡人能寫出此等詩篇?!?br/> 其實他們相信文曲信君托夢之說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根據(jù)大理寺的審案記錄,裴紹卿的履歷非常清楚,他從來沒有走過蜀道。
沒走過蜀道,卻能寫出蜀道難這樣壯美的詩篇?
到這時,不只是武則天,便是身為“正經(jīng)讀書人”的狄仁杰也終于相信,文曲星君也許可能真在夢中傳授了裴紹卿上千首天詩。
這樣的詩篇只有天庭才配有,凡間哪能得見?
終于信了?裴紹卿哂然一笑,又道:“天后,文曲星君還說了一句讖言。”
裴紹卿決定放出真正的大招,因為文曲星君托夢之說雖然可以幫他暫時渡過難關(guān),但是等到事過境遷之后就會造成反噬。
所以得未雨綢繆,留好退路。
這條退路,就是與武則天進(jìn)行政治捆綁。
只有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政治聯(lián)盟,小命才會有保障。
“孤知道。”武則天道,“狄卿都告訴孤了,文曲星君還言道,他之所以在夢中口授八百首傳世名篇,乃是為了表彰孤這二十多年的弘揚文教、振興科舉?!?br/> “草民只與狄寺正說了半句?!迸峤B卿說道,“后面還有半句?!?br/> “是嗎?”武則天神情一動,問道,“不知后面半句又是什么?”
裴紹卿道:“在說出后半句讖言之前,我想先請問天后,打算如何處置九叔他們?”
狄仁杰趕緊在一旁補(bǔ)充解釋:“就是合川守捉城的那個火長,崔九,因為裴小郎君九歲喪父,是崔九和其他的守捉郎將之扶養(yǎng)大?!?br/> “嗯?”武則天的眼神一下就變得凌厲。
一股無形的壓力便立刻向裴紹卿壓過來。
裴紹卿頓時感到猶如芒刺在背,都說上位者掌握生殺予奪大權(quán)時間久了,就會養(yǎng)成一等不怒自威的氣勢,能讓人下意識屈服。
他以前還不相信,現(xiàn)在卻是信了。
但是想讓他屈服卻是絕無可能的。
當(dāng)下裴紹卿毫不退讓,直直的看回去。
狄仁杰冷眼旁觀,不禁替裴紹卿捏把冷汗。
天后臨朝二十載,壓得滿朝文武噤若寒蟬,靠的可不是好脾氣,多少權(quán)臣都含恨倒在她的這對鳳目嗔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