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這許春妮要建作坊的事,牛大珍和田荷花的男人還有兒子們二話不說,抄起家伙就來了。
許根他們的動作很快,又是知道現(xiàn)在自家女人都拿人許春妮的工錢,平常還常得了許家的吃食,這不更加賣勁了。
加上日頭又好,這作坊只要簡單搭一搭不會漏雨水就成了。
十天功夫,這作坊就搭好了,再就是在院子里砌了一塊曬場,專門曬桃干用的。
正好作坊搭成,桃子大量上市的時候也到了。
萬東來也特意到許春妮的攤子上說了一句,讓許春妮接下來就該每天交給他五十斤的桃干了。
他前些日子也沒閑著,撿了幾家跟他仙客來一樣茶樓、青樓,都是高消費的場所談了談。
不管是他仙客來老板的身份,還是商會會長的身份,又或者是別人看在他姐夫是縣令大人的份上。
總之,桃干的買賣談的很成功。
甚至還有聞風而來的,纏著萬東來也要加入。
可萬東來卻一一拒絕了,那天許春妮的那句話還一直留在他心里。
物以稀為貴,若是爛大街了,只會越來越賤賣。
賤賣的東西,能值幾個錢?
每天五十斤的桃干,壓力自然不用說。
田荷花早上專門負責找許阿發(fā)收桃子,等桃子摘下來運到許家的院子里,就要和早就等著的牛大珍一塊清洗去皮切塊糖漬。
光這一步就要花掉兩個人半天的功夫。
好在莫三娘如今已經(jīng)不陪著許春妮去糖畫攤子了。
糖畫攤子許春妮是堅持要開下來的,是為了日后開點心鋪子做準備。
幸虧如今車子不用每天來回推,許春妮連飯菜都懶得帶,每天只提著個裝了麥芽糖的小罐子,中午就在朱三錢的攤子上混口中飯吃就成。
莫三娘本來是擔心這路上的安全,許春妮卻道,花個幾文錢每天搭別人的牛車不就行了?
她事事都想的周全,莫三娘只好由著她。
只再三交代,千萬小心別累著了,晚上可得早些回來,別等天黑才到家。
零零總總,許春妮都能背出來了莫三娘才放過她。
三個人一起干,都是勤勞能吃苦的,才緩解了壓力。
早上處理桃子,中午隨便吃點糊糊口,下午就要開始熬制前一天就腌漬好了的桃片了。
一口鍋一次最多熬制兩斤桃片,多了熬不勻,容易出現(xiàn)糊了或者生了的情況。
所以哪怕一次上三口鍋,對,還有一口鍋缺人暫時就沒用。
就一次上三口鍋也才一共能熬六斤的桃片,可等這六斤的桃片熬出來最多才只有四斤。
還要等曬干,完全曬干之后,連四斤的分量都沒了。
所以每天要制作五十斤的桃干,真的不是說的,很累。
天氣也一天天熱了起來,成天泡在作坊里跟火燒似的,汗都是一濕濕一身。
就是最瘦弱的莫三娘都出了一身的痱子,更何況比她體型壯碩的牛大珍和田荷花?
許春妮反正是個手指縫能漏風的主,直接去藥鋪給每個人配了專門祛痱的藥粉洗澡擦身用。